绍兴年间指的是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共计32年。
绍兴年号源于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当时叫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大赦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
上文中的“兴”即中兴、振兴;“丕绪”即皇统。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在升行在越州为绍兴府后,越州官绅上表乞赐府额,赵构题“绍祚中兴”,意为继承帝业,中兴社稷。
扩展资料
绍兴年间的历史事件:
1、绍兴二年(1132年),高宗迁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
2、绍兴十年(1140年),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而且朝廷财政不支,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
3、绍兴十一年(1141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
4、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赵构又想再次逃离临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败,被部下所杀。
5、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绍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构
绍兴:原称越州。宋高宗年号为绍兴,因此得名。
“绍兴”的由来
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元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绍兴作为年号
南宋皇帝赵构年号(1131年 - 1162年)';
南宋绍兴元年(1131)正月初一,赵构在行在越州,大赦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
这一年的十月十一日,宋高宗以昔唐德宗兴元元年巡幸梁州,改梁州为兴元府故事,升行在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始。
也就是说,“绍兴”一名是从“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而来,“绍”即继承;“奕世”,即累世,一代接一代;“宏休”即宏大的事业;
“兴”即中兴、振兴;“丕绪”即皇统。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在升行在越州为绍兴府后,越州官绅上表乞赐府额,赵构题“绍祚中兴”,意为继承帝业,中兴社稷。
也就是说,“绍兴”一词是先有年号,再有府名,再有“绍祚中兴”一额。
越州古称会稽,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春秋时代为 越国都城,历史上长期是浙江首府。1131年,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寄托“绍(承继)祚(国统)中兴”之意,把当时的越州改名为绍兴,绍兴由此得名。
扩展资料:
绍兴年间的历史事件:
1、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宋高宗希望把生母本人和徽宗的遗体接回,答应金杀岳飞。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
2、岳飞北伐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
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阳)。
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将李成合兵数万,于邓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营寨,企图阻挡宋军北进之路。
岳家军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并乘胜攻占邓州。岳飞即又分兵相继收复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阳。八月,岳飞被宋高宗晋升为靖远军节度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绍兴
绍兴:原称越州。宋高宗年号为绍兴,因此得名。
“绍兴”的由来
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元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绍兴作为年号
南宋皇帝赵构年号(1131年 - 1162年)';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年号(1151年 - 1163年)。
绍兴年间不是指一年,而是指以绍兴为年号的一段时间。但绍兴元年的那年指的是公元1131年。那一年,南宋的赵构皇帝形势很不好,被金人逼得到处流浪苟安。有一天,逃窜至越州。在这个城里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文化的人嘛,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元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绍兴的知名度也大为增高。
绍兴和议
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可以看出绍兴是1131年开始。
“东南山水越为首”“天下风光数会稽”。绍兴古称越、会稽,曾有过浙江第一大城市的越都时代,也有过中国40“大邑”的宋都时代。1131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意,改元绍兴,并把年号赐予曾作为临时首都的越州,绍兴由此得名。
勤劳聪慧的绍兴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一代一代承传、光大至今,从而使绍兴成为著名的水乡、酒乡、桥乡、鱼米之乡、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以“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播誉海内外,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今日的绍兴市,辖区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30多万,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28亿元,名列全国各大中城市第28位。今天,绍兴正向构建百万人口国家园林城市、现代化生态型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