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魏延和马谡,而是因为哪个名将导致了诸葛亮北伐失败?

2024-12-21 11:41: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马谡的真实才能不可抹杀,可以说马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军事观点历经千年,仍然熠熠发光。但是其兵败也不能推卸责任,其是首次北伐失败的主要直接负责人。


军事理论家马谡

马谡,字幼常,荆州襄阳人,是蜀汉政权著名谋臣马良的弟弟,马良、马谡兄弟五人,其字中都带有常,而且这五兄弟都才气逼人,被称为“马氏五常”,而无常之中,尤以白眉最良(马良眉毛为白色)。

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因为好谈论军事谋略,而深得诸葛亮器重,甚至还引为参谋,诸多军事行动都要与马谡商议,可见,马谡对诸葛亮而言还是一名千里马,而当时人也大多有此看法,不过知人善任的刘备,却在临终之时,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可见,刘备还是很能看清马谡实质的,那就是真有才能,但是言过其实。


刘备托孤

不过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完全采纳刘备的意见,在其征伐南方叛乱时,还重要参考了马谡的意见,马谡分析当时形势,提出: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战略,诸葛亮采纳了马谡意见,并最后取得了重要胜利。


谋士马谡

之后北伐战争时,诸葛亮仍然器重马谡,让其镇守街亭,街亭是蜀汉的粮道要地,街亭丢失,粮道无法维持,只能退兵,因此,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的重要直接负责人。而当时街亭镇守难度并不大,其地势险要,而马谡自以为是,在山上扎营,取兵法的“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而后魏军困山,切断水源,马谡军队大乱溃败。

马谡失街亭

可见,马谡的真实才能是有的,通过其对南征的判断,提出攻心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论断,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不过其军事停留在理论层面,做做理论分析判断还可以,实战太差,才会导致首次北伐失败。

回答2:

在东汉末年,有三个国家鼎足并立,也就是我们熟知魏蜀吴三个国家。而在这之中,蜀国的地位也一直比较低,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蜀国一直在四川一带,而身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自然知道如果一直在这一个地方待下去的话,迟早会被强大的魏国吞并,所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但是,事实却并没有如诸葛亮所愿,他每次北伐都失败了。

每一次北伐,诸葛亮都经过了专心的设计,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他的设计都很完美,但是第一次就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北伐的失败,在之前还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的建议。很多人都是这麼认为的,但是实际上,仔细分析一下,诸葛亮有五次北伐,第一次失败了,但是却收回来一个魏延,而也正因为如此,才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诸葛亮去世之後,姜维成为了蜀国主要的北伐领军人物,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也想要为北伐做出贡献,就连死前都是大喊北伐,可以说姜维也是非常忠於蜀国了。但是,虽然姜维是为了蜀汉大业,但是做法实际上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是主动出击,但是姜维则是想要等著魏国来攻打,然後以守为攻,歼灭魏国。这就是他出名的敛兵聚谷的战略方针。

这种计谋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施的空间。因为曹魏的经济发达,所以兵马和粮草都要远超蜀国一大截,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魏军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吊著蜀国打,也就是如今竞技游戏中长说到的“放风筝”。但是蜀国则不一样了,首先地形就是一个困扰,其次假设魏军真的败了,蜀军也追不上。所以姜维的一切作战手段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在理想状态下。

任用姜维其实也是诸葛亮决策的失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自身的素质确实过硬,无论是打仗还是出谋划策,诸葛亮都是在蜀国首屈一指的,甚至在三国之间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用人这方面诸葛亮就不行了,用错了马谡,用错了姜维。用人方面诸葛亮比起自己的主子刘备确实要差不少。当然,这也不排除那时候蜀国基本没有什么能人的原因。

另外,姜维高傲,因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他的自我感觉是要优於其他人的,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曾经是有人劝说过姜维的,但是姜维并没有听,反而是一意孤行。魏国比蜀国有兵,吴国比蜀国有钱,蜀国本身就是劣势,姜维还非要“浪”,再加上刘禅也没什麼本事,所以蜀国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也理所应当了。

回答3:

在东汉末年,有三个国家鼎足并立,也就是我们熟知魏蜀吴三个国家。而在这之中,蜀国的地位也一直比较低,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蜀国一直在四川一带,而身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自然知道如果一直在这一个地方待下去的话,迟早会被强大的魏国吞并,所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但是,事实却并没有如诸葛亮所愿,他每次北伐都失败了。



每一次北伐,诸葛亮都经过了专心的设计,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他的设计都很完美,但是第一次就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北伐的失败,在之前还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的建议。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实际上,仔细分析一下,诸葛亮有五次北伐,第一次失败了,但是却收回来一个魏延,而也正因为如此,才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成为了蜀国主要的北伐领军人物,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也想要为北伐做出贡献,就连死前都是大喊北伐,可以说姜维也是非常忠于蜀国了。但是,虽然姜维是为了蜀汉大业,但是做法实际上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是主动出击,但是姜维则是想要等着魏国来攻打,然后以守为攻,歼灭魏国。这就是他出名的敛兵聚谷的战略方针。



这种计谋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施的空间。因为曹魏的经济发达,所以兵马和粮草都要远超蜀国一大截,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魏军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吊着蜀国打,也就是如今竞技游戏中长说到的“放风筝”。但是蜀国则不一样了,首先地形就是一个困扰,其次假设魏军真的败了,蜀军也追不上。所以姜维的一切作战手段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在理想状态下。



任用姜维其实也是诸葛亮决策的失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自身的素质确实过硬,无论是打仗还是出谋划策,诸葛亮都是在蜀国首屈一指的,甚至在三国之间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用人这方面诸葛亮就不行了,用错了马谡,用错了姜维。用人方面诸葛亮比起自己的主子刘备确实要差不少。当然,这也不排除那时候蜀国基本没有什么能人的原因。

另外,姜维高傲,因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他的自我感觉是要优于其他人的,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曾经是有人劝说过姜维的,但是姜维并没有听,反而是一意孤行。魏国比蜀国有兵,吴国比蜀国有钱,蜀国本身就是劣势,姜维还非要“浪”,再加上刘禅也没什么本事,所以蜀国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也理所应当了。

回答4:

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姜维,他其实也没有得到诸葛亮多少真传,打仗的时候没有诸葛亮这么谨慎小心,反而喜欢出其不意,剑走偏锋,这才导致北伐失败。

回答5:

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已经导致了第一次战败,按理说应该吸取点经验教训才对,可是诸葛亮依旧没能认清部下。姜维的到来,诸葛亮是满心欢喜,并且对他加以重用,结果错用姜维,成为诸葛亮用人失误最严重的一次,正因如此,才让他的北伐屡战屡败,最后连蜀汉基业都搭进去了。


由于蜀汉的兵力财力都不如曹魏,因而在打仗的时候,诸葛亮很谨慎小心,可是在他死后,姜维的北伐就完全不按照诸葛亮的方式来,他自认为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用兵如神,因此在打仗的时候,他常常兵行险招,但是幸运之神不是每次都会眷顾姜维的,所以姜维打仗是胜负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