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中的一本,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
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2、教育的目的
在本书中“生命力”一词被反复提及,教育需有了“生命力”才会有“创造力”、“灵感”、“感悟”,但日渐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大大地扼杀了“生命力”。
3、《妈妈的心灵课》
在书中,温尼科特教授探讨了童年时代的基本人际关系,他从母亲与婴儿间的爱谈起,并认为这是人格健全的关键。
他以轻松简单的口吻,揭示哺乳、哭泣、游戏、独立和害羞等日常行为中所蕴涵的心理机制。他特别强调父母天赋心智与性格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并告诉我们:本着自己的天性去实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才是最好的亲子教育模式。
4、《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疑是迅猛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副产品是绿地大面积的消失。可比绿地消失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现代人在心理上对自然的缺失:这本书,会让我们明白如何在滚滚而来的城市化大潮中把我们的孩子带出门外,让他们遵从天性的呼唤,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5、《爱和自由》
孙瑞雪是蒙特梭利幼教法的倡导人,她是在中国把蒙特梭利教育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得最好的人之一。我们能通过她的这本书,了解到蒙式教育的精髓。 孙瑞雪的这本书引用了蒙特梭利本人做过的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她说:“如果一个人在森林里散步,空气清新,满目青翠,阳光明媚,这个人感觉到心旷神怡。
这时,从远处村子里传来教堂的钟声,一下子,这个人体验到,他心中的那当下的美好感受被深化、提升了,而一位蒙式教育的教师要成为的,就是那远处的钟声。”
1、《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称得上是部世界教育名著,作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教育问题,从“人格的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这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来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
2、《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对于教育的思考是人本的,是从着眼于个体发展来进行的。在这本书中,他充分阐述了分科制教学对现代课程的生命力的扼杀,以及对真实的生活和人性的忽略。
在本书中“生命力”一词被反复提及,教育需有了“生命力”才会有“创造力”、“灵感”、“感悟”,但日渐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大大地扼杀了“生命力”。
3、《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疑是迅猛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副产品是绿地大面积的消失。可比绿地消失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现代人在心理上对自然的缺失:我们关心更多的是孩子们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能不能在和同龄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能不能在食物中获取最充足的营养,而完全忽视了他们和自然的接触。这本书,会让我们明白如何在滚滚而来的城市化大潮中把我们的孩子带出门外,让他们遵从天性的呼唤,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4、《把华德福带回家》
作者以自身教学经验讲述如何在家庭开展华德福教育,让孩子身心得以良好成长,从而建立一个有规律、温暖、安全且充满爱的家庭。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分析,详细解答了父母如何真正滋养孩子,如何通过自我教育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5、《哲学与幼童》
是一本“大家小书”,收集了3—12岁孩子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
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我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两个你?……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