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关”是指什么地方

2024-11-23 13:38: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闯关东的“关”是指山海关。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于是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电视剧《闯关东》展现的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闯关东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即是一个艰苦的岁月,也是一个奋斗的征程。



扩展资料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

当这些关内农民进入辽阔的东北地区,很多人被迫从事重体力活,所以不受当地人待见。这些当地人,即满人、蒙古人和流民对这些外来客在开始阶段并不是很友好。有记录记载“原有土著,多以恶言相向”,“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

电视剧《闯关东》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朱开山在老金沟淘金的故事,便是对当时的真实写照。当时在当地流传一句话“老金沟淘金,满族人不干,本地人不干,山东人干!”里面的淘金者,十之七八是山东人,想要淘到金子,既要受到官兵的监控,还要遭受来自土匪的威胁,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关东

回答2: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1]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回答3:

清末开始,以山东、河北为主体持续和大规模向东北三省移民,在历史这被称作“闯关东”。山海关是明长城东起第一关,更重要的是:它距北京仅280余公里,是挡在北京身前的一道屏障,正因为山海关军事、政治意义极其重大,才有了“天下第一关”之称。“关东”明朝时被重新定义:山海关把满族八旗兵和北京城分隔开来,处于山海关之东的白山黑水被称为“关东”,因此清末这次大移民被叫做“闯关东”。

回答4:

闯关东的“关”是指山海关。

回答5:

山海关,就是山海关以东就叫做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