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怪力乱神”出处是哪里?

2025-01-25 05:16: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怪力乱神,汉语成语。是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出自《论语》

春秋之世,西周以来的一系列古法、礼仪都被打破,整个华夏大地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在那些想参与争霸的诸侯当中,很多人为了证明天子君权的旁落,为了证明自己的霸业,经常搞出些怪异之事,并崇尚武力争霸,许多诸侯国出现大量的叛乱、争权夺利之事,诸侯们也不再崇尚礼仪,而是对鬼神之事非常感兴趣,这些被称为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面对这些现象,孔子一直以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复古法,因此他从来不谈论怪异的事,从来不给诸侯推荐武力争霸的政策,从来不参与叛乱,也不让弟子们参与叛乱,更从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推崇姜尚伐纣时踩踏龟甲不信鬼神的做法,所以,这个译法毫无异义。

《论语》中,多有记载说话人动作表情语句的例证,“子不语”就是其中之一。《论语》诚然是语录体。但是重在记言的同时,也以极为简洁的词语记述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这在《论语》中并非罕见。《八佾》记弟子向孔子“问褅之说”(亦即请教褅祭知识)时,“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就是记述孔子说话的动作神态。因此,当孔子与子路谈论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时,沉思不语,以“子不语”概括,并非特例。

“怪力乱神”之“怪”,此为动词,而非名词,意谓责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是名词,却不是“勇力”。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怪力乱神”中之“乱”,动词,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的。

回答2: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理解为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或者理解为孔子怕一种神秘的力量分神,乱了自己的思绪。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两度在卫国没能推销他的“仁政”,只好去陈国,经过宋、郑两地的劫难后,孔子继司马牛病后也相继得病,一度昏迷。子路让他向鬼神求祷,孔子则一向敬鬼神而远之,坚持他的“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观点而不求祷。

回答3:

他曾经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这和道家的守中是一个道理的。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以人道为修行准则。儒家相信有鬼神,但不主张去追求,崇拜。正念若衰,邪念则主。道家修行是求道而非求术,是要道人们明白道术神通终究只是悟道过程中的副产品,不可沉迷。佛家也有这样的思想,佛祖曾经说过,追求神通的人不是我的弟子。 三教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后来传承过程中因为人的原因而变化了而已。但其中的精髓其实是一致的。

回答4: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 传统的解释与上下文不能连贯。以笔者愚见,《论语》一书,并非杂乱无章。《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从“叶公问孔子”至“其不善者而改之

回答5:

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其实颇有可议。传统的解释与上下文不能连贯。以笔者愚见,《论语》一书,并非杂乱无章。《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