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25-01-03 18:59: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创造“愤”和“悱”的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又名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又是思维品质——思维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的综合体现。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打破常规,转换角度思考

趣题能把孩子们带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天地,尤其是按照常见的数量关系,用常用的方法求解都不能奏效的“趣题”或数学问题,此路不通,另辟蹊径,不妨引领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例如,打破常规求面积: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E、F分别是AB和BC的中点,求四边形AEFC的面积。

初看,这道题难以解答,教师引发学生打破常规思考:

虽然可以知道四边形AEFC是梯形,但上下底和高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三角形EFB的面积,所以无法直接计算梯形面积,也不能用整体减部分计算面积。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变换角度思考。

在图形中添两条分别平行于AB和BC的线段(如左图)。三角形ABC被分为面积相等的四部分,梯形AEFC占其中的三份。只要知道三角形ABC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梯形AEFC的面积,解之为:

32÷2÷4×3=12(平方厘米)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问题

新课程教材中,设置有大量的这方面内容,尤其是“数学课本中的图案”。观察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和源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观察要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观察,得出对一事物全面性的全方位的认识,才能进行全面、正确的思维活动。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观察,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如: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位置问题、数对问题、视图问题、统计问题以及几何中的数形结合问题等,都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怀疑现成的结论

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成知识。如果迷信权威,迷信课本现成的结论,人类就永远不会前进,社会就不会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一步思考,甚至看能不能推翻现成的结论。不要让学生以一个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而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