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地区文化有什么差异

2025-03-27 06:17: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因此,2000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以推进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而东西差距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同样也存在于农村。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劳动力教育结构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本文实证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教育对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同时,可以寻找有利于地区平等的政策方向和有效的政策教育措施。

  从理论上讲,各项投入组合会影响收入,这种投入组合包括物质投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本文重点是要考察以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替代变量的人力资本质量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根据该原理,我们设定了简单的实证模型。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3—2004年的统计数据,包括29个省份(不含重庆和西藏)的汇总数据(Cluster Data),本文采用如此长的纵列数据,并以2000年为分界点分成两个阶段研究收入方程的结构变化和区域差距,这在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的文献中也是不多见的。

  二、农村区域差距状况及趋势

  1.省际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差距状况及趋势。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明显。从绝对水平看,198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3.4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444.0元,最低的青海为158.3元。二者差距为258.7元,极值比为2.80.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9倍,而青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8%。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其中,最高的上海为6653.9元,最低的贵州为1564.7元。二者差距为5089.2元,极值比为4.25.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3倍,而贵州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