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容灾与备份

2025-02-06 03:01: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容灾和备份经常放在一起讲,但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
因此事实上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当然现在出现的一些灾备一体机会将两个系统融为一个)。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入侵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
但是目前很多用户会将容灾备份混为一谈,或者将容灾备份等同于数据复制或者高可用。这里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
容灾≠远程复制;
容灾≠备份;
容灾分为两大类:
数据级容灾:也就是异地容灾系统有本地数据的一个副本,数据可以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实时复制,也可以比本地数据略微落后,一般使用复制或备份的方法实现。目前实现数据级容灾的手段多种多样,技术成熟,更重要的是数据级容灾需要的软硬件投入较小,有着广泛应用。
应用级容灾:在数据级容灾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环境,包括主机、网络、应用、IP等资源均有配套,当本地系统发生灾难时,异地系统可以提供完全可用的生产环境。大部分情况下应用级容灾要求容灾中心和生产中心之间有1:1的软硬件配置,相关的容灾软件价格也比较昂贵。
目前比较流行的集中容灾解决方案有:
一对一灾备
两地三中心
多对一统一灾备

回答2:

现在很多人把备份和容灾经常放在一起讲,但实际上是两个概念,能这么提问的就说明也是专业人士了。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因此事实上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和政府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入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
按照国际标准share78,容灾的方案可以分为以下7个层级:
0级:无异地备份
0级容灾方案意味着仅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没有灾难恢复计划,一旦本地发生灾难,将丢失全部的本地备份数据,业务无法恢复。
1级:实现异地备份
进行本地数据备份,然后将备份介质送往异地存放。异地未建容灾备份中心,没有灾难恢复计划。
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满足1级的条件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在异地有一个热备份站点。灾难发生后按照既定计划快速进行业务恢复,数据恢复可能会有几天甚至几周的数据丢失。
3级:在线数据恢复
通过网关将数据进行备份并存放至异地,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建立异地灾备中心,并配备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及网络通信系统。通过网络切换,实现数据恢复。
4级:定时数据备份
在3级的基础上,利用备份软件自动定时备份至异地,并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一旦灾难发生,利用备份中心已有资源及异地备份数据恢复关键业务系统运行。会丢失部分数据,业务恢复时间达到天或者小时级。
5级:实时数据备份
这一等级的方案由于既能保证不影响当前交易的进行,又能实时复制交易产生的数据到异地,这一层次的方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
6级:数据零丢失
要求实现远程实时备份,数据零丢失;备份中心具备与生产中心一致的处理能力,可实现业务的实时无缝切换,即业务接管。
近几年,基于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容灾备份方案深受关注业务连续和数据安全的医疗、商超等行业欢迎,真正的CDP技术供应商和力记易更是深受客户好评,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了解下,成功接管业务、保障与连续和防范数据丢失的案例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