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在渐进改革的环境下不断向提高效率的方向演进。从企业融资渠道的发展来看,以银行为主的制度安排正逐步向银行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混合型金融制度演变,从而为企业按照自身需求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
1997年,中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比1995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股票融资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但相对于股票融资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比例不但停滞不前,近几年甚至还有下降趋势。1992年企业债券融资达到683.71亿元,1995年却只有33.80亿元,1997年更降至255.33亿元。从1986年发行企业债券开始到1997年底,中国企业债券年度发行数量平均在300亿元左右,累计发行总数仅为2300多亿元,其中只有7只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流通部分不到30亿元。
企业债券在深、沪交易所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交易品种,上市数量及交易金额均远远小于股票。在2000年所发行的6400亿元债券中,企业债不足百亿元。从企业的海外发债数字来看,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企业海外发行的债券余额仅为84亿美元,而当年全球企业发行的国际债券余额为30251亿美元。
中国企业之所以偏好股票融资, 因为股票融资可以分散公司风险,扩大企业外部影响,提高企业资本变现能力,降低企业负债比率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能力.
因此,我国企业在股票融资上一直有无限的热情和不尽的动力.我们不得不考虑股票融资任具有成本高,股权分散,丧失企业部分控制权,削弱了企业决策控制权等缺陷,这也是企业决策者应对股票发行谨慎决策的原因
感觉楼主对问题没搞清,首先企业发行股票就是一种融资手段,原则上说股票在二级市场是流通是不管企业的事,但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家,股改后的大小非要流通,这是当年他们用义务换回的权利,大小非想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当然希望有个好价格,所以可能会出现楼主说的企业关心自己的股价,但股价更多是由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成长性来定位的.再有,我们平时所交易的股票费用包括印花税(归国家),过户费,佣金(券商)这些企业都不参与,企业也不会像楼主所说的分摊,总结的说企业不会从股票的买卖中融资
就是你觉得股价会涨,借证券公司的钱买股票,等股票涨到1个高价你卖出,再把借的钱还给证券公司。卖股票就是你觉得股价会跌,借证券公司的股票来卖,等股价跌低了,你再买回来股票还给证券公司。
1、企业不是从买卖自己企业的股票来融资的,公司法严格限制这样的行为,公司要融资只能通过发行股票来获得资金。 公司本身的股价涨跌只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认识,和公司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2、上市公司可以买卖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收益,属于投资收益,这不是融资,这时候企业和普通投资者没有什么区别,交易费对它们来说当然是要考虑的。
3、企业融资和交易费没有直接联系,不分摊,交易所自己获得交易费。
企业只需要增发新股,计划配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发行权证这些方式就能集资到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