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这片地带称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亿亿吨以上。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行星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公转,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所谓共面性,是指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们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而近圆性是指它们的轨道和圆相当接近。
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以外,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还有成千上万颗肉眼看不见的小天体,沿着椭圆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与九大行星相比,它们好像微不足道的碎石头。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
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都很小,是些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最早发现的“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是小行星中最大的四颗。其中“谷神星”直径约为1000千米,位居老大,老四“婚神星”直径约200千米。除去这“四大金刚”外,其余的小行星就更小了,最小的直径还不足1千米。
自从1801年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登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已超过8000颗。据统计,小行星的总数当在50万颗左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与太阳的距离约2.06-3.65的天文单位。这部分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
至于小行星带形成的原因,迄今还没有公认的定论。有一种叫“爆炸说”的理论认为:小行星带内原先有一颗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后来由于某种现在尚不清楚的原因,这颗大行星发生了爆炸,炸裂的碎片就成了现在的小行星。此外,还有所谓的碰撞说等等。这些假说都从某些方面假说了小行星的起源,但又都存在许多问题难以自圆其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记载着太阳系行星形成初期的信息,小行星的起源是太阳系起源问题中不可分割的一环。
行星和小行星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区别:
1. 定义:行星通常是指围绕恒星运行,由岩石、金属和气态物质组成,且其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形状的天体。小行星则是由小块的岩石和金属构成,通常在太阳系内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2. 大小:一般来说,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大于小行星,但也有一些小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可能相对较大。
3. 质量:行星的质量通常比小行星大得多。这是因为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
4. 产生原因:行星可能是在恒星形成过程中,通过吸收和聚集宇宙灰尘而形成的。而小行星则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
5. 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已经开始观察和记录行星的运动。五大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对神学、宗教宇宙学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小行星的发现则相对较晚,直到望远镜发明之后,人类才逐渐开始发现和命名小行星。
总结来说,行星和小行星在定义、体积和质量、产生原因、历史等方面存在差异。
就是大小的区别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