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改变

2025-01-24 02:43: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信息化能为工业化做些什么
1.1 信息化不能代替经营决策而只能帮助决策
企业的经营决策永远是企业经营者的职责。信息化可能会帮助企业经营者决策提供信息,但是,决策的任务必须由经营决策者承担。企业的经营决策者通过对竞争环境分析,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以及竞争对手的系统分析之后制定经营决策。计算机系统本身不能制定决策。企业经营决策过程本身是一个取舍过程,因为我们总是面对很多的机遇,而我们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判断过程。计算机系统为我们提供的信息越多,如果信息没有经过梳理,反而使得决策过程变得复杂。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本身没有很高的学历,也不太懂信息系统,但是他们经营决策很果断,有些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很现代化的信息支持系统,也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当然,对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简单实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确可以辅助决策者防范风险,理性决策。
1.2 信息化不能代替执行却可促进并监督执行
尽管通过实施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替代生产过程的许多人工*作,而且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显著提高,然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的执行能力仍然起决定作用。因为信息系统和过程控制一旦投入运行,该系统只能完成规定的功能,而市场的变化和生产过程的许多变化是非固定的。所以,信息系统本身不能代替生产过程中各级*作人员处理各种意外并自动取得执行结果。但是,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包括自动化系统)通过信息流的畅通,信息的及时反馈,报警的处理和分析,*作指导等可以促进提高人的执行能力。此外,由于信息的通畅和*作历史记录的准确性,信息系统可以监督各级执行人员是否完成职责。应用网络技术,公司可以实现网上销售。采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各级执行人员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特别是对于异地办公的企业,一套实用的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执行效率。
1.3 信息化可以提高控制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可以真实地提高过程的控制品质和装置的生产效率。例如,人工的控制周期只能做到数秒钟,*作的精度基本在1%~5%量级,同时*作的实际情况还要受到*作者熟练程度、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干扰。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毫秒级控制周期(这对大型快速设备如火电厂的汽轮机控制等极为重要),控制参数的精度可以做到0.1%~0.5%,对于特殊的回路,精度还可以更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品质。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生产过程,*作工只能完成简单的单回路控制*作,而计算机控制系统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状况(原料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目标产品的变化)进行优化或准优化控制,显著提高生产的效率。此外,当代的企业信息与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从生产现场到装置、从单个装置到车间,从车间到全厂,从全厂到整个公司的信息采集、整理,从而实现全厂的综合监控,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通过合适的统计分析和处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发现企业的效率漏洞,找出成本的分布,从而为经营者解决问题提供客观依据。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可以帮助实现预测维修,从而减少停车大修的次数和时间,提高生产率。先进的批处理功能可以帮助*作人员在更换产品或改变装置产量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合理的控制参数,提高效率。
1.4 信息化可能增加风险
信息化在促进和提升工业化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因素。
(1) 信息的集中和经营决策对信息系统的依赖,使得经营危险相对集中。如果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企业的经营可能会陷入瘫痪。
(2)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控制功能,使得*作工变成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如果系统出现重大问题,可能导致事故。
(3) 大型的开放信息系统为工作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效率,但是企业的机密保护变得困难。
(4) 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系统可能会遭到黑客或病毒的袭击,使系统瘫痪。
1.5 信息化如何为提升工业化服务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同样,信息化只有同工业化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才能取得效益。
(1) 企业的领导人是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之一,信息化的水平必须适应企业领导人的水平,否则,信息化注定失败。
(2) 企业的各级执行人员(管理干部、技术专家、现场*作人员等)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执行者,也是信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的实际*作者,信息系统必须适应他们的水平,除非企业可以换掉不适应的人员。一定不要本末倒置,要所有的执行人员来适应信息系统。
(3) 各信息产品厂家在推销与实施信息系统时,在给用户的决策者和各级相关执行人员充分培训之后,一定要明确该用户的实际需求水平,然后根据实际的需求定制合适的信息系统。中国的工业企业水平可以从最小的作坊式制造到跨国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可以从十六、十七世纪工业水平跨越到二十一世纪水平,所以最好的信息系统方案也不能满足所有中国用户的需求。只有满足适当客户的适当方案,才是有效率的方案。
(4) 企业信息化要有成本意识。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最大的资源(与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是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生产力。所以,应用信息化和自动化时一定要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代替人所创造的价值。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工成本会大大低于信息化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好利用人工,而信息系统作为管理支持系统和执行监控系统。
(5) 中国在法制体系完善和银行现代化实现之前,实施先进的eBusiness可能性很小。最有效的信息化是工厂过程自动化,财务管理,实用的办公管理等系统。让我们忘掉那些时髦的信息技术概念,走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让用户在信息化方面花费的每一笔投资都能创造价值,才能使由信息厂家推动信息化的局面变成工业企业追逐信息化的局面。
2 世界DCS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工业企业中,应用效益最直接明显的系统应当是工业控制系统,特别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尽管若干年以前,就有人判定DCS即将被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所取代,然而,直至今日,DCS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ARC咨询机构2003年发布了他们对世界DCS市场的预测报告。该报告预测世界DCS市场从2002年至2007年将保持2.5%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91亿美元增长到103亿美元。DCS的发展速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所造成的。而中国近几年的DCS的增长速度应该在10%以上。当今的DCS与十年前的DCS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1 DCS已经进入第四代
受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各种组态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发展的影响,以及用户对先进的控制功能与管理功能需求的增加,各DCS厂商(以Honeywell、Emerson、Foxboro、横河、ABB为代表)纷纷提升其DCS系统的技术水平,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可以说以Honeywell 公司最新推出的Experion PKS(过程知识系统),Emerson公司的PlantWeb(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Foxboro公司的A2,横河公司的R3(PRM-工厂资源管理系统),ABB公司的Industrial IT系统为标志的新一代DCS已经形成。如果我们把当年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看作第三代DCS系统的里程碑,以上几家的最新DCS可以划为第四代。第四代DCS的最主要标志是两个“I”开头的单词:Information(信息)和Integration(集成)。
1.2 第四代DCS的体系结构
第四代DCS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四层结构:现场仪表层、控制装置单元层、工厂(车间)层和企业管理层。一般DCS厂商主要提供下面的三层功能,而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提供开放的数据库接口连接第三方的管理软件平台(ERP、CRM、SCM等)。所以说当今DCS主要提供工厂(车间)级的所有控制和管理功能,并集成全企业的信息管理功能。

图1 第四代DCS体系结构图

2.3 第四代DCS的技术特点
(1) DCS充分体现信息化和集成化(Information & Integration)
信息和集成(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这两个“I”开头的单词基本描述了当今DCS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已经可以采集整个工厂车间和过程的信息数据,但是用户希望这些大量的数据能够以合适的方式体现,并帮助决策过程,让用户以他明白的方式,在他方便的地方得到他真正需要的数据。
信息化体现在各DCS系统已经不是一个以控制功能为主的控制系统,而是一个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的综合平台系统。DCS提供了从现场到设备,从设备到车间,从车间到工厂,从工厂到企业集团整个信息通道。这些信息充分体现了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和系统性。基本上大部分DCS提供了过去常规DCS功能、SCADA功能以及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大部分功能。与ERP不同,MES汇集了车间中用以管理和优化从下定单到产成品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相关硬件或软件组件,它控制和利用实时准确的制造信息来指导、传授、响应并报告车间发生的各项活动,同时向企业决策支持过程提供有关生产活动的任务评价信息。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回答2:

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需要管理的完善和法规的健全。这就叫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