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文章的特点是什么?

2025-01-26 02:40:0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令人感叹的手法

整个诗集的第一个让人惊叹之处是作者艺术的手法。作者掌握了英文的韵律,句式简单而自然,多为一句或两句为一小段,没有统一的格式和长度,这使得作者的诗有时更像是上天的指示或圣灵的轻叹。

作者第一个使用较多的艺术创作手法是比喻。其中出自《飞鸟集》,被引用最多的莫过于“让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作者将生和死这两个人类无法探求的问题,分别比作夏花的绚丽美态和秋叶的静美平淡,可谓观察入微,入诗巧夺天工。我们每一个人走过了夏天,又迎来了秋天,年复一年,却没有谁能像泰戈尔那样把生死这样的宏大问题,轻易的融入自然之境,显得贴切而发人深省。因为这句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即人活着不管面临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让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其乐无穷,而不能甘于平寂,使人生寡然无味。在面对无法抗拒的死亡的时候,则选择从容面对,去就巧无声息,一改初来世界时的哭啼喧哗,冷静应对世界的自然更替,唱一曲伟大的生命之歌。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可取的生命观啊,它让我们活着的人不再觉得世界只是悲凉和寂寞,而更有乐趣和生机。

另外一个使用较多的手法是比拟。如这句:燃烧的木柴迸发出光焰,它呼喊道“这就是我的花朵,我的涅 。”作者把本无生命之物,赋予人的言语,在一片生动之中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其实比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创作手法,古往今来各路作家多有运用,然而并不都像泰戈尔这样,运用的如此精妙,这可能就是泰戈尔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之一吧。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认为原因有三:首先,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并很好的借以发挥。对于木柴的燃烧,显然作者有过细心的观察,于是燃烧的火焰形象很好的在作者心中得以把握;其次,作者能很好的把这些特征放大,投射到人类世界。于是,作者写景不再是单单的描景,而是放射出了思想的火花。在木柴的燃烧过程中,火花四溅,光影闪动,在快要熄灭的边缘,迸射出光辉。作者由此想到凤凰涅 ,而其中的深意是“人生也当如此”。这与泰戈尔一直思索着、倡导着的积极的生命观是一致的,人生应该积极进取,让短暂的生命尽可能的迸射出火花。

除了比喻和比拟之外,作者还有其他的一些手法运用,如夸张等。总之,作者把一行行诗写的生动、轻盈,如一缕清风浮过脸旁,除了让我的心得到净化以外,风中裹挟着花香,更是让我久久回味、思索……在读到泰诗之前,我也曾思索人生的问题,但这样的彻悟久觅而不可得。

伟大深沉的思想

对于《飞鸟集》,我们决不能只流连于诗句的优

回答2:

泰戈尔(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 ,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01年,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21年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05年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于1907年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他始终关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运,支持人类的正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