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年之名,回顾经典——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是一部充满怀旧意味的影片,关于少年懵懂和挣扎的爱恋,关于残酷的现实和袒露的人性,关于岁月和仇恨的化解。很多人喜欢探讨影片中有关人性丑陋一面的主题,可是,我觉得,我所需要的只是从我直观的角度去告诉别人,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它的美丽在哪里。
雷纳多,十二岁半的西西里少年。有人说,这个故事就是他一场美丽的春梦,关于性,关于青春期,关于爱和欲望。二战期间。一个明晃晃的午后,西西里的阳光很是耀眼,海风吹过这个充满生机的小岛,雷纳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辆崭新的单车。然后他吹着口哨,毫无顾忌的在他们伟大领袖宣布战争的进程时穿越一条又一条街道,到达那所房子前的码头。
他依靠单车加入少年们的组织,虽然他们依然嘲笑他穿的是短裤。他第一次见到了他们那个耳背的的拉丁文老师的女儿,玛莲娜。这个集性感和神秘忧郁为一体的成熟女人。单车少年们疯狂追逐她的踪迹,总是提前赶到她的目的地,然后抛下单车贪婪的注视她的身体。也许就是在那一刻,雷纳多开始爱上玛莲娜。
不得不说,意大利著名性感女星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玛莲娜确实是美丽到让人在一瞬间会窒息的。她的优雅和性感,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迷药。高跟鞋,黑色或白色裙装,微卷的黑发,迷人的眼睛和腰身,难怪一个镇上的男人都会在她走过的时候伫足观望,而女人们则开始恶毒的咒骂。少年疯狂的迷上了她,开始了他力所能及的对于玛莲娜的追逐。他骑着单车时刻跟随她美丽的脚步,他深夜在房子外面透过一个墙空窥视她,然后在无眠的夜晚通过想象和手淫得到他渴望保护和厮守的玛莲娜。
小镇上传来玛莲娜丈夫战死北非的消息。雷纳多眼睁睁看着玛莲娜一个人泪流满面。而从这以后,玛莲娜更加成为妇女门心目中的坏女人,因为她是寡妇,是“偷汉子的淫娃”。男人们没有谁不觊觎着她的美色,纷纷上门愿意帮助这个在战争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可怜女人,特别是当她在一次空袭中失去那可怜老父亲以后。雷纳多亲眼看到那些可恶的嘴脸,毫不知耻的牙医,无休止欲望的无德律师,还有那些自诩的战争英雄,他们纷纷前来,一边卸下道德的面具,一边解下裤腰带。
根本无力抵抗的女人堕落了,或者说是屈服了。她甚至成为德军的怀中人。这一切全都看在可怜的雷纳多眼里,他什么都不能做;只有继续在夜晚想象她美丽的身体还有他解救她的英勇故事。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心目中的女神被狠狠骂为贱人,他只能病倒。甚至,他只能从别的女人那里得到安慰。
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画面:少年看着玛莲娜被侮辱,然后眼泪就流下来。透过那个小小的墙孔,是一只流着眼泪的蓝色眼睛,他说,我原谅你一次。这句话是雷纳多的诺言,也是他对于爱情的誓言。很多人可能争论这并不是爱情,因为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过交谈。一切都是少年的幻想和单方面关注。但是我愿意把它称为爱情,因为,爱情可以属于一个人,在心底缓慢滋生,带着决绝和压抑的欲望。
影片的高潮处出现在盟军登陆的时候,一方面小镇上欢天喜地的迎接新生,宣告独裁统治结束;另一方面,那些凶悍的妇女们揪出了玛莲娜,曾经的高傲和冷艳再也不在,她穿着白色睡衣,任凭那些粗壮的女人们在身上拳打脚踢,直到衣服都被撕破,直到腿都被打骨折,直到全身都是鲜血。全镇的男人都注视着这个曾经无比骄傲的女人,包括根本不知该做什么的雷纳多。他眯着眼睛不敢正视这残忍的景象。此刻他的心底该是如何的疼痛和无奈。当最后一拳落在玛莲娜身上的时候,她慢慢向前爬走,这个从电影开始到最后都基本上没有说话的女人,终于在沉默中爆发。她撕心裂肺的喊叫,她终于为了自己的美丽付出了“代价”,那一刻的她是何等绝望,这个世界对她来说再也没有爱和宽容可言。
喧嚣的午后,少年亲眼看着女人拖着疲惫身躯登上了远行的火车。
记得在看电影的时候以为到这里故事该收场了,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悲剧收尾。可是,玛莲娜的丈夫却回来了。然而物是人非,他失去了一条手臂,而他的家也早已成为难民营。小镇上的人仍然不忘嘲讽他可怜的妻子。雷纳多这时已经是一个开始抽烟的少年了。经过战争,经过对玛莲娜的爱,他已经重新发育。他在无声的夜里给黎诺写信告诉他,玛莲娜的心从来没有背叛过他,他应该去外地找回她。
影片的最后,玛莲娜和丈夫一起重新回到西西里。这个经历太多的女人开始苍老,她有了皱纹,有了眼袋,并且发胖了。人们开始唏嘘不已,人性在这一刻更是显得可笑。经过市场时玛莲娜得到大家的欢迎,曾经殴打过她的妇女叫她“玛女士”。
西西里依然平常和喧嚣。当雷纳多帮玛莲娜拾起掉在地上的水果的时候,她轻轻说了声“谢谢你”。这一刻少年百感交集,他单车的方向终于开始相反了,即使他不断的回头张望那不再美丽的背影。
可是时光终于抛却了我们的过去,沉淀下来的都将会变成心底永远的秘密。某个午后,当我们一边喝着枯涩甘香的咖啡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个传说。
美丽的传说。
所以当传说被冠以美丽之名的时候,我们才能清晰和有力的感受到,那是一种心在流血的美,或者说,有时候美的只是当初的那一种爱或恨的状态。
一直有冲动记下这个故事,告诉自己这是青春,是成长,是缅怀和追忆。西西里少年身上发生的一切,逃课和上课走神,开老师玩笑,砸学校雕塑,偷父亲长裤,理发时提出剃须,幻想和自己的爱人**,在码头上写一封封不会寄出去的情信,所有的这些细节,我都愿意把他当作美丽的传说。在战争状态下人们的思考,少年的发育和青春期,还有近乎纯洁的爱以及精神的坚守,我想这应该是导演吉塞普·托那托在拍完“回归”三部曲的〈〈天堂电影院〉〉和〈〈海上钢琴师〉〉以后想要表达的有关人性的主题。
“岁月匆匆,而今我已经爱上过很多女人。当她们紧紧拥抱着我的时候,问我会不会记挂着她们。我相信我当时的心里是会的。但我唯一从来没有忘怀的是一个从来没有问过我的女人。她就是玛莲娜。”
相信楼主看完,应该有个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美丽人生》。
残酷的战争.
与之相反。
因为经历着苦难,所以活着的人竭尽全力描绘美丽。因为经历了战争,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美丽人生。这不是美丽的人生,可是谁又能否认它的美丽?
一双清澈的眼睛,如泉水清甜,如大海碧蓝,如天空明亮。无邪的双眸,闪烁着好奇与快乐。这样的眼睛属于孩子,天真烂漫的孩子。相信谁也不忍心去伤害一个纯真的孩子。只是,这个世界总是很奇怪。人们彼此伤害并乐此不疲。伤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争吵,比如打架,比如战争。于是,生命最初的颜色在不知不觉中漫漫消逝了。让一个懵懂的孩子去接受战争,又或者让孩子在战争中过早地失去原色,这不是一个父亲的愿望,绝对不是。
所以有了美丽的谎言。
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谎言;又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大胆的谎言;又或许,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谎言。只是,基恩做到了。在孩子无邪的眼睛里,一场残酷的种族迫害成了游戏。犹太人的智慧的确名不虚传。况且,以一个父亲的立场,还有什么比保住孩子性命更重要的呢?
5岁的孩子,在过生日的当天,被抓进集中营。父亲能做的,只是极力去掩饰这不幸的一切。
为什么他可以如此镇定,为什么他可以如此应变神速。性格使然?被迫使然?滑稽搞笑的背后,我看到一个伟大的身影。
作为父亲,他要保护自己的儿子。所以,可怕的集中营成了游戏的场所,纳粹扮演警察的觉色,恐怖的规定被解释成游戏规则。每一次危机,父亲都能化险为夷。似乎他在谎言中穿梭自如,游刃有余。只是我们还会发现他的紧张。解释完规则,偷偷擦了擦脸颊的汗,不安的神色一闪而过。面对孩子的始终是笑脸。哪怕劳累了一天,哪怕自己危险重重。要怎么样才可以让儿子深信不移,正面的,反面的,凑巧的,人为的,只要确保儿子相信,什么都可以。于是孩子成了集中营里唯一活下来的孩子。是生命的奇迹,还是一位父亲创造的奇迹?
父亲生命最后的瞬间定格在那个生锈邮箱的投递口。一双眼睛看着,父亲走着滑稽的步伐,回头朝邮筒的方向笑着,调皮的眨眼。他的背后抵着硬冷的枪。原来,面对死亡还可以如此幽默。我不能想象那一刻,他的心底在想着什么。我只知道,完美的谎言圆满谢幕了。
这是一个父亲最后能做的吧。的确无可挑剔。眼中开始弥漫某些湿润的东西。让人无法发笑的幽默,还可以称之为喜剧吗?
《心灵捕手》分析式影评
剧情介绍: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原来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杭特,他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希望他打开心结,但是许多被心理咨询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转导的心理学家,却都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威尔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轻人。到底最后他能不能打开心胸拥抱生命?会不会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抛诸脑后?
分析式评论:
看完心灵捕手给一个心理学朋友电话,没有通。估计带可爱宝贝去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这些大儿童就自己待家里了。
电影中有被咨询者大约属于有品行障碍的少年。但他有天赋,属于那种高敏感度的来访者。
至于出现的三个咨询师,第一个看说话的样子象是采取人本主义观点的咨询师,但他忘记人本的咨询原则之一——真诚。他同时采取劝说的方式,他试图急速完成干预。因此他失去了机会。
第二个是个催眠技术的。但他遭遇了不配合,他有点自负。
第三个就是那个最好的心理咨询教授。他的方法属于心理动力疗法,是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后产生的一种基础于精神分析学观点的理论和技术。
他上来产生了一个少有的应激,这代表他一些不完美的方面被暴露。这在一些不成熟的咨询师真的会对那个来访者永远的恼羞成怒的。但他真实的表露了,然后他坦然去面对了自己的不完美。这样的真诚获得了一个来访者的认同。
在心理咨询技术中,适度的暴露少些咨询师的经历是有利的。但这一行为绝对不能成为习惯或者演变成以自己的经历去咨询别人。那就走向反面。在经过这一互动后,两人获得一种咨询的认同,就是得以建议一种良好的咨询同盟。这是所有咨询中都必须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良好建立对于咨询进展是有利的。
然后咨询师指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缺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在作为具有症状的来访者身上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些缺陷,或者即使发现而不愿意接受,那就容易导致问题。个性中没有得到承认的部分就是没有发育成熟的部分。虽然我们可以接受自己永远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需要让自己的不成熟至少去来干扰我们一般的生活。但当这一不成熟构成对于一般社会生活的干扰,那我们就可能需要某种咨询或治疗。这时候咨询师尝试性的指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大举进攻”。对于一些训练不成熟的咨询师,往往在这一机会就“大举进攻”,好象在一次里就能解决问题似的。但这绝对是有害的和轻率的。
来访者和咨询师度过了好多次沉默的咨询。沉默是许多咨询师所害怕的局面,他们觉得如果大家都不说话。那岂非什么都不能做。他们或许一定要作点什么或对于来访者教育点什么才成。但正是想要急于的做些什么,可能正干扰了来访者感情的一种发育。沉默时,一些有效的方法是数自己呼吸,同时不松不紧张的注意着来访者。 即使有的时候交谈时,来访者说话停止了一会儿。据我经验咨询师能够自己数自己呼吸十到二十下有可能会发生来访者继续说下去。不过这也不是死的。有时候,一些沉默也会干扰咨询。这真的要看经验。
我至少觉得在那个情节里咨询师的沉默起到一个静静关怀的作用。这很类似于客体学派的“安全基地”的理论之一,也就是每个人的成长需要有安全基地。这是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的一个养成习惯。如果一个小孩离开父母太久,他会有心理焦虑产生……
而一个好的安全基地就是一种关怀,这很类似罗杰斯的关怀技术。
然后电影中,这一沉默中的关怀终于有了成果。那就是沉默的效果成熟了某些东西。
自认完美被再次举出,同时他被指出他害怕被抛弃。所以他需要保护自己不被忽视或首先被抛弃。来访者的内心是具有真正的隐藏着的深深自卑。但他无法承认。这是一个和童年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来访者的经历使其个性过分的去发展了他的一个方面,而使他在另一个方面没有能很好的发展。这就如社会品行的培养上。但这一情况的面对会是痛苦的。
然后是咨询的暂时中断。这一中断是来访者自己思考生活的部分,他痛苦,甚至和这么爱他的女友分手——他有所自卑。
不过人的情感是可以发展的,他终于开始寻找自己的生活了。他的感情发展到他开始面对自己过去的缺陷和不幸。这一面对使他过去生活中的里比多被成功释放了。
他开始成为一个有缺陷的人,但他能够足够快乐的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阴影控制着来进行自己那种需要完善而不承认自己任何缺陷的生活。
来访者又到了咨询师那里,他们做了结尾的咨询会谈。
最后那个画面是有意味的,车开往加尼福尼亚去接一位好姑娘去了。我们没有看见结局,但我们看见路在延伸,这代表一种充满希望的人生的开始,因为在路的那头是一个灵魂的象征。
《记忆碎片》——完美的倒置
《记忆碎片》单从故事性来说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故事,但因为他独特的表现手法让它成了一个即使不是最好,也算很不错的一个故事。
电影刚开始就是时间上一个相当华丽的倒置—-照片从清晰渐变模糊,地上的血流回死人身上,掉落的弹壳回到了枪膛—-空间失去了它的坐标,时间齿轮反向的磨合发出诡异的声音—-一部杰作就此诞生。
《记忆碎片》之所以为碎片,我想应该有两个理由:
1.导演的叙述手法 彩色部分倒序,黑白部分顺序,由于以往的看片经验,我们很习惯地认为彩色镜头为现在,黑白镜头为回忆,从一定程度上说,导演利用了我们的惯性思维。它让彩色部分从结局说起,黑白部分从故事起点开始,然后导演将两部分都剪成了碎片,有技巧地把黑白部分配合着剪进彩色部分的空隙。
2. 电影主角阿连的记忆状态 因为短期失忆,他无法记起几分钟前的事,有时注意一分散,他又忘了身在何方。他靠口袋里的做了标记的照片认人,他总是记不起别人,昨晚还在同床共枕,早上起来看见你却满脸茫然,相当要命啊。当然,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阿连靠着把短时记忆记录在纸条上,甚至纹在身上来获得他的“记忆”,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侦探,靠着他自己制造的“记忆碎片”活着。
听很多人说过,如果《记忆碎片》没有了倒序,它只不过是捶手可得的一部再普通不过的犯罪惊悚片而已。从表面上看好像如他们所说,没有倒序,那从故事起点开始到阿连错杀安迪,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复仇故事。然而,《记忆碎片》之所以为倒序,就在于它是《记忆碎片》,而导演之所以要拍它,并不在于它是一犯罪惊悚,而在于它独特的一面—-阿连的短时记忆。导演时间上的倒置完美地切合了阿连的记忆状态—-我刚才做了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儿?—-阿连不知道,我们因为电影的倒置也不知道,我们获得了阿连的那种感受,我们不知道上一刻是什么,我们跟阿连感同身受。常常听见有人评价电影:这是什么烂片,讲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们对电影还是过多地停留在表面了,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更多时候是在表达一种感觉。那些只求看过而已,只求多份聊侃资本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误解电影了,其实有时候你以为你没看懂,但你也许已经感受到了。而电影作为一种多元的传播媒介,它如果表达了春他媒介没有表达或无法表达的东西,那么它便成功了。毫无疑问,《记忆碎片》便成功了,导演成功地捕捉到电影素材里独特的一面并启用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倒序方式来切合那种情境。这种倒序并不是小说情境下我们见惯的那种倒序,小说的倒序与《碎片》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儿科,导演的口号是:要倒就倒个彻底。这是玩笑话了,不过导演倒置确实彻底,第一部分的开头是第二部分的结尾,第二部分的开头又是第三部分的结尾……导演让我们经历了一场诡异而精彩的探索之旅,我们如阿连般扮成侦探,在电影里寻找着所谓的真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电影用普通的顺来讲这个故事,那么我们失去更多的将是那份感同身受,而不是失去见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所以在我看来,《记忆碎片》的成功不仅仅是其开启了一种新的叙述手法而已。
经历了这场电影之旅,当我们努力地将记忆的碎片拼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真实并不像起初料想的那般简单—-我们该相信阿连那些似乎有点自欺欺人的记忆碎片呢?还是该相信安迪掀出的颠覆性的“真相”呢?我们又陷入了一个记忆迷局。阿连每天每天寻找线索,靠着“上一个自己”来辨别是非,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上一个自己”留下的“记忆”,他将记忆纸条和纹身奉作真理,然而我们看到了它们的不可靠,这些“真实”并不像他起初料想的那般坚不可摧,它们如此脆弱—-安迪略施小计,他成了安迪的工具;在妮坦莉循循利诱下,他又成了另一个杀人工具。安迪对他说:你已经杀了凶手,我认为你会记得,但你却忘了。安迪这话相当有启示性,阿连也许真杀了仇人,但也许没留下记录—-他所谓的记忆,他以为他没杀。也许留下了记录,但后来发现没了人生目标又销毁了记录,于是他又有了新一轮的追求。他的记忆始终停在妻子遇害那晚,每次惊醒,他只有一个念头—-复仇。这追求的无止境让我想到了人生,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阿连般,一轮的追求到了终点,我们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像妮坦莉说的:其实我们很像,我们知道自己该如何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