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是得什么病死的

2024-12-22 10:48:3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韩非子·喻老》中记叙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讲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发现其病情不断恶化,并屡屡劝其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蔡桓公从而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蔡桓公,肝炎受害者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扁鹊看病的这段记载看,桓公很可能是种与皮肤颜色密切相关的疾病,作为中医的佼佼者,扁鹊单凭一“望”便做出正确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脏细胞被破坏、里面的胆红素大量流散到血液系统内,从而形成脸色发黄,最常见的莫过于病毒性肝炎了。一番推敲之后,我们不妨试着还原当年蔡桓公病亡的始末。
  可以想象在山东生活的蔡桓公,某天在宴会上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来自齐国海边的鲜鱼,这条鱼恰恰未被洗干净,身上带有甲型肝炎病毒!桓公饱餐后,病毒便随着肠道进入血液,最后定居在一片肥沃土地——肝脏上。当扁鹊第一次见他时,看到桓公脸上浮着不祥的黄色,直言不讳:“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就告诉他,您有小毛病在皮肤纹理间,这时候蔡桓公的病症很好医治,扁鹊的忠告是不治将恐深,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扁鹊说法太直接了,而且严重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和解释的耐心,接二连三碰了一鼻子灰后,他没有改变方式,要传达的善意和性命攸关的讯息,对方完全没有接收到,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段时间,桓公或许继续大摆筵席,继续过夜生活,已受损的肝脏继续透支。最后,崩溃的肝脏不得不发出求救的信号——疼啊!这是肝脏的绝命信号,桓公终于收到了,但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回答2: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事的大体意思是:名医扁鹊觐见蔡桓公,发现蔡桓公有病,在腠理,并告之,但蔡桓公不信。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的时候,发现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肌肤,但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很不高兴。第三次见的时候,扁鹊发现疾病发展到肠胃了,然而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更加不悦。这时读者都在为蔡桓公着急,面对扁鹊这样的名医,怎么可以错失良机呢?直到最后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什么话也不说,赶紧就走了。蔡桓公找人问扁鹊,扁鹊说病情已经很危重了,到了骨髓,药石、针灸都无能为力了。果然,几天后,蔡桓公病发身亡。

关于蔡桓公的病名,在《韩非子》和《史记》中均没有提及,仅交代了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由腠理→肌肤(《史记》作“血脉”)→肠胃→骨髓。那么,什么疾病符合这一规律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与之痹疾,可急之,如桓公,不已,必亡”。 应该是“痹症"。
“痹症”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
究竟什么是“痹”呢?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①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②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③闭阻、不散。④麻木。
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依据《内经》论述解释痹症的分类有三种,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在《灵枢·周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侵犯于分肉之间,引起众痹”,而众痹的病症特点,“疼痛上下游走,左右对应,无有止息,痛无定处”。

临床上的疾病,根据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于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内伤疾病是由饮食不节、劳倦失常、情绪刺激等因素导致。蔡桓公的疾病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疾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
在古代,外感疾病统称为“伤寒”,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专门论述此类疾病的。伤寒的传变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般是由太阳(表证)→少阳(半表半里)→阳明(里热证)→太阴(脾经寒证)→少阴(肾经寒证)→厥阴(肝经寒证)的过程。在五脏与形体的对应关系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髓。由上可见,伤寒的传变过程和扁鹊所描述的过程非常吻合。其中,少阴肾经寒证是最为危重的证候。
在伤寒的传变过程中,可因及时治疗而治愈或控制在轻浅阶段,也可因失治、误治导致伤寒直中(病邪直接进入某一经)或越经传变(跨越某一经),出现危重证候。所以,蔡桓公的病名可诊断为伤寒。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居十日”,并非是指具体的十天,而是约数。

对此,大家可能还有疑惑,伤寒不就是感冒吗?感冒也会死人吗?
在古代,伤寒是外感病的通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热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指外感风寒之邪。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中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也。”也就是说,伤寒是官贵们对外感病的雅称,而通俗的称谓是时行,温病则是道家的说法。
在广义伤寒中,有很多较为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死亡。医圣张仲景就是因为家族里面因伤寒而病死了很多人,发愤而作《伤寒杂病论》。在其《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些较严重的外感病,类似于现代的非典、甲流等,这类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如身体较弱的人群,病情会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平常的感冒只是伤寒的一种,属于较为轻浅的类型,一般只局限在太阳表证,也有少阳半表半里证,很少有继续往里发展的证候,只要及时治疗就会治愈,一般不会出现危重证候。

从扁鹊对蔡桓公描述的症状来看,一开始为风寒侵袭腠理(太阳表证),而此时蔡桓公没有感觉,风寒进一步入里,进入半表半里(肌肤),而蔡桓公仍没有感觉,又进一步发展,到了阳明胃经(肠胃),蔡桓公还没有感觉,风寒继续入里,就会发展为三阴寒证,而三阴寒证是较为严重凶险的,蔡桓公的体质可能不太好,风寒直接进入少阴肾经(骨髓),这个时候,扁鹊自知以蔡桓公的脾气可能也不会相信他,再者,治疗起来也较为棘手(并非不能治,而是很难治)。扁鹊在“六不治”中曾说:“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蔡桓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于是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很多译文中,将扁鹊对蔡桓公的疾病解释为“你得了皮肤病”、“你得了胃肠病”等,这是不对的,蔡桓公的病性是风寒,腠理、肌肤、肠胃等是病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而不能直接诊断为皮肤病、胃肠病等。

那么,蔡桓公真的没有症状吗?其实也不尽然,一开始,他可能没有感觉,扁鹊看出来了,他不承认,还对别人说了扁鹊的坏话,之后,他可能也有症状,但他贵为一国之尊,碍于情面,怎能表现出自己软弱,可能觉得症状还不算重,自己能抗得住。可不料病情继续发展,到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意思,如周敦颐所说:“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另外,本文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得病后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很多人说,得病后抗抗能增强抵抗力。也确实有很多人得病后不治,慢慢就好了。然而像蔡桓公这样却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得病后到底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呢?其实,能不能抗取决于两个方面:病邪轻重和自身正气(抵抗力)强弱。如果病邪较轻,正气较足,可以不用药,自身的免疫力就可驱逐病邪,但如果病邪较重,而自身的正气又较弱,可千万不要抗,应该及时治疗,这样治疗起来容易、花费较少,且对身体的损害也较小,如果硬抗只会使病情逐渐加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

回答3:

蔡桓公是得皮肤病死的

回答4:

蔡恒公的屎这么出名,他是因为生病而死的,然后蔡桓公然后写了那么多老师,让很多人还是能够记住他的

回答5:

痹症(司马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