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刚开学的某天,儿子一脸认真地跟我谈:“妈妈,老师说我的作文都是流水账,给我报个作文班吧?”儿子的眼中有失落也有不服输。我猛然醒悟,我忽略了儿子在某些方面的成长。好在为时不晚,我决定和儿子做同学,一起上作文班学习,幸运的是作文班允许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
从此,我与儿子一起上课,每周一次,到今天已经学了整整一年。从最初没什么可写的流水账,到磕磕绊绊的片段练习,再到语言流畅的一类作文,直到《放风筝》一文发表在《故事作文》2014年第8期。看着儿子眼中满满的自信,我知道,儿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而我,收获到的是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提高素养的些许经验。
首先,要配合老师,积极引导。作文课上,老师大都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启发思考。每堂课,班上的学生们都上得津津有味,但是,老师一布置习作,学生们便“啊——”声一片。毕竟,对写作并不熟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一篇习作是很耗时间的,会大大压缩玩的时间。儿子知道自己上作文班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每次还是比较认真地去完成,但是大都情绪低落、抓耳挠腮、喃喃自语:“接下来怎么写呀!”儿子写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会及时出现,和他一起回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再分析已经写出来的内容要素是否全面、比喻是否恰当、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写完初稿,通常我会给儿子读一遍,让他倾听,找出文章中的不足和优点,然后,我和他一起斟酌修改,通常会修改3次左右。
其次,创造阅读环境,和孩子一起阅读。多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不二法宝。三年级一年,儿子一共读了近30本书,曹文轩的散文、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改编版四大名著、国外经典名著、东周列国志等历史题材作品都是儿子感兴趣的书。为了让儿子爱上读书,我也身体力行,儿子读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这样,我才能拥有与他可以讨论的共同话题,读到精彩处,我们会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对方听,而交流的过程也是我们两人共同提高的过程。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爱好——读书,所以,家里的电视机成了闲置品,儿子也不再是游戏迷,餐厅时常会响起配乐诗朗诵的美声或缓缓流淌的乐曲声。
最后,尽可能带孩子到户外体验自然与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周末和节假日,我经常带儿子到户外去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体验生活中的不同乐趣,并用笔记录下来。今年春天,利用中午放学时间,我带儿子一起到广场放风筝,体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儿子特别高兴,记录下了这欢乐的一刻,所以才有了《放风筝》一文。
在与儿子共同上课、共同读书的日子里,儿子不但写作水平有了提高,而且懂得关心人,还时常帮我做家务。我也不再是那个脾气急躁、动不动就批评孩子的妈妈了。
我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