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阅读初一《母爱是一本无声的书》的答案

渔夫阅读初一《母爱是一本无声的书》的答案
2025-02-06 12:11: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母爱是一本无声的书

我参军入伍,是母亲这辈子最开心、最自豪的事。上世纪30年代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火烧到了母亲的家乡浙江慈溪。正在上学的她要和几个同学一起投奔新四军打鬼子。不料出发前走漏了消息,由于当时母亲已有婚约,外祖母怕担不起违约逃婚的责任,硬是把她留了下来。未能参加新四军,成了母亲一辈子的遗憾。
入伍后,我在驻吉林航空兵某部参加新兵集训,新训结束,被分配到最艰苦的场务连。冬天迎着呼啸的寒风扫跑道,脸上就像被刀割似的;夏日顶着火热的骄阳熬沥青灌跑道缝,脸被烤得脱皮。我没想到当兵这么苦,盼着早日退伍回上海。3年服役期满了,部队拟提拔我当干部。我便写信求助家里,想以照顾病弱的父亲为由推辞。平时家里都是父亲回信,这次母亲亲自附言:“家里的事是小事,部队上的事是大事,你安心在部队好好干。”母亲没有给我退伍的借口,却给了我留在部队继续吃苦的理由:“年轻人吃点苦是好事,不吃苦将来哪能做大事情呢?”“目前生活苦一点,将来会好的。”怀揣母亲的这些理念和希冀,我留在了部队,并一直努力工作到今天,甚至我给孩子起名就用了“将来”的谐音,在他成年时送到军校去培养,毕业后到内蒙古沙漠去戍边。看到孙子辈也穿上了军装,母亲高兴极了。一次我儿子回上海探亲,母亲居然偷偷地穿上他的军装,对着镜子上下左右打量,还学着举手敬礼,刚巧被我姐姐发现照了相。看着这张80多岁老奶奶穿着孙子中尉军服敬礼的照片,我们几个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母亲连连摆手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赶紧把照片收去,藏了起来。
母亲从小爱学习,能进学堂念书是她用一生的幸福换来的。当有人说媒,把在上海工作的父亲介绍给她时,母亲唯一的要求就是先供她上学,然后结婚。开明的父亲答应了,待嫁的姑娘走进了学堂,视野、胸襟开阔了。直到今天,母亲还保持着每天读书看报不少于两个小时的习惯。受母亲言传身教,我们5个兄弟姐妹的学习都“不用扬鞭自奋蹄”。大哥是“文革”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专业毕业生,姐姐是有30多年教龄的老师,我们稍小一点的三兄弟因“文革”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但都自学成才。我参加了中央电大首批中文专业自考,以上海考生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后来有机会进军校读本科,又获得全院唯一的优等生荣誉。母亲经常挂在嘴边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就是儿孙们都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5个孩子和7个孙辈,全部有大学以上文凭。“因为爱学习,小孩就会走正路而不会走歪路。”母亲的这一体会,曾几次在“五好家庭”经验交流会上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