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2024-12-16 07:32: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指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感受、理解、鉴赏和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选择恰当的作品是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究竟该如何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作品呢?

  一、有赖于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

  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魅力,通过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来打动人、感染人。幼儿年龄小,好想像,爱幻想,因此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音乐旋律与节奏能激发幼儿的想像;同时,儿童情感外露,富有情绪感染力的音乐不仅能唤起儿童的内心感受,还能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因此,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必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样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形象、情感,就会被幼儿所喜爱、理解、接受,并能唤起他们的兴趣。

  具有丰富多样性。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主要有: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音乐童话片段,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可见,幼儿音乐欣赏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看,它有反映社会生活、自然界的作品,也有反映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作品;从形式上看,它有不同形式的歌曲、器乐曲等;从风格上看,它有进行曲、摇篮曲、圆舞曲等,同时还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中外优秀作品和优秀的民间音乐。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富有艺术美的音乐欣赏作品,能扩大儿童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音乐欣赏的知识与经验。

  结构应当工整。在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活动作品时,我们还要考虑到该作品的比例结构是否合理。一般而言,形式简单、结构工整,且长度适中的音乐作品比较适于幼儿欣赏。而我们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优秀的中外著名作品,或是为幼儿专门创作的音乐童话,在结构或长度上有时很难符合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作品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分析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音乐进行提炼,使之符合或接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金蛇狂舞》,它原本的结构是“引子—A—B—A—B—A”,经过教师的思考和节选,将作品压缩成了一个“引子 —A—B—A”的单纯的三部曲的结构,这样既尊重了作品的本身,又符合了教育的要求。

  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3~4岁的小班幼儿受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此时的他们往往会对“倾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十分乐意地、自发地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主动分辨这些声音。“倾听”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更多地为小班幼儿选择一些倾听的素材,为今后中、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如,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小朋友散步》,让幼儿随着音乐中不同的音响变化,理解睡觉、起床、散步、听雷声、看天气、刮大风、下大雨、跑回家等一系列的感知活动,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演模仿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结构单一、形象鲜明、篇幅短小的音乐元素进行欣赏。如,音乐作品《小兔跳》以欢快的跳音和优美的快节奏旋律来表现小兔跳跃的画面;《小熊吹喇叭》通过低沉、缓慢的音乐表现手法,展现出小熊笨拙可掬的可爱形象;《小燕子》舒缓、优美、流畅,让孩子们感受到燕子自由、惬意地在天空飞翔,等等。小班幼儿虽然还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但他们会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用身体去进行模仿,去创造性地表现,来获得身心的愉悦,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为今后欣赏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做好铺垫。

  中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幼儿到了4~5岁,他们欣赏音乐的听辨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不同变化,具体表现在倾听能力、感受能力、听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此时的他们能够感受一些不同题材、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乐曲或单纯的器乐形象。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如圆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同时也可选择一些乐句、乐段之间有重复的音乐作品,比如一些AB结构的乐曲和一些简单的ABA结构的三段体的作品。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不断发展,对音乐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的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再用外部动作加以反映。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有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去欣赏,让他们初步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如语言文学、美术绘画、韵律动作和舞蹈等。

  大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大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了更大的进步,随着他们音乐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他们能够感受和辨别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并能区别作品结构、情绪和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也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类。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能力增强了,并能在音乐的变化过程中大胆想像,因此为他们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中外著名的优秀乐曲,以及专门为幼儿创作的器乐曲、儿童音乐剧、童话剧等,如《四小天鹅舞曲》、《梦幻曲》、《彼得和狼》、《牧童短笛》等。

  三、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符合幼儿的兴趣

  音乐欣赏作品选择恰当与否,是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的前提,因此为幼儿选择音乐作品时,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善于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入音乐活动,以便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加以想像并用动作进行表现。当幼儿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如,《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作品讲的是厨房劳动,是幼儿比较熟悉的,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娃娃家”的经验,为欣赏活动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活动中教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可以唤起每位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联想和感受到:有的音乐好像是妈妈在洗菜、择菜,有的音乐好像是妈妈在切菜,还有的音乐好像是妈妈在炒菜,等等。渐渐地,孩子们在浓郁的兴趣中,愉快地欣赏了音乐,同时将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和与之相符合的音乐形象结合,起到了真正欣赏音乐的目的。

  我们也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孩子对一些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经常能够随口哼唱几句。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成人世界的流行音乐同样可以作为幼儿音乐欣赏的一个题材,但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认真的思考、推敲、提取和升华,对作品进行筛选和过滤。如,前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孩子们特别喜欢,将歌曲中成人化的歌词进行幼儿化的理解,将歌曲中描写爱情的情感转化为友情的情感,这样经过升华后的作品更适合幼儿欣赏,也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走出了“流行音乐不适合幼儿欣赏”的误区。

  四、紧密联系主题活动,做到点面结合

  目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正被各级幼儿园广泛采纳和实施。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在选择音乐欣赏作品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主题背景下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来进行欣赏。如,在大班主题《中国娃》之《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对民族特色鲜明的蒙古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参观了“内蒙风情园”后,他们探索蒙古族的兴趣更加浓厚,美丽的大草原、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激烈的赛马比赛都是他们近期关注的话题。因此,结合主题活动的经验及幼儿对赛马这一民族风俗保持的兴趣,我们选择了《赛马》这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情的二胡独奏曲,通过欣赏作品,让幼儿初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蒙古族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力。这样,单一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紧密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做到了点面结合。

  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目标,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回答2:

  (一)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考虑。
  
  音乐欣赏是指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践过程。开

  展欣赏活动应该让幼儿有美、有愉悦的感受。因此,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选择音

  乐欣赏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选材时应考虑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选择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结构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音乐

  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选材时必须始终以其教育价值出发,选择符合教育要求的音乐材

  料。如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中、大班将要学唱的歌曲作为小班的欣赏材料,也可以选用一些少儿歌曲

  作为中、大班的欣赏材料。
  
  2、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
  
  许多音乐作品都很优美,但往往因为某些原因无论在长度上还是结构上都无法为幼儿所接受而

  很难成为幼儿音乐欣赏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与思考,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

  选择及节选,如可把作品中比较常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乐段进行整理提炼:《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乐曲,它的几个乐段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将"化蝶"一段提出来,便可以让小班

  幼儿通过观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结合乐曲优美、缓舒的旋律展开想象和模仿,既满足了幼儿欣

  赏的需求,又符合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从动静交替中达到教学目标。
  
  3、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

  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到这一点,

  在平日里多观察、多指导,及时发现及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如平日里幼儿很

  喜欢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们欣赏短小活泼的钢琴曲《滑梯》,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滑

  滑梯的乐趣;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可见他们对这两个角色充满了兴趣,于

  是,我就让他们一边抱着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让幼儿真正地沉浸到音乐中去。
  
  (二)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师因素。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当然,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至关重要。那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音乐欣赏不只含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了对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丰富的舞蹈动作。教师只

  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通过协调的动作、优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现来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使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感受中,

  并从教师的引导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作品打好基础。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

  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前,应事先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及时为幼儿丰富欣

  赏作品时必需的生活经验。我曾经组织过一次音乐欣赏活动《瑶族舞曲》,由于事先没有给幼儿以

  知识准备,幼儿对瑶族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不知道瑶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瑶族与其他民族有什么

  不同的民族特征,导致整个活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赏歌曲《雪花》前,考虑到泉州这一地

  区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儿没有见过雪,我结合常识课,通过让幼儿观看雪花图片让他们认识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有关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想象

  力也充分发挥,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让欣赏环境"活"起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创造一个与作品相适应的音乐欣赏环境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欣赏

  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触动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来。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秋天》时,我在活动室墙面上

  布置了许多表现秋天的图画,在地上洒满了落叶,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秋意,欣赏时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的小厨师》时,我在活动室内布置了许多食物的图片,又准

  备了许多炊具、厨师的服装等,让幼儿感受到厨师的工作,欣赏时也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
  
  (3)适时适度的介入引导,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活动。
  
  在许多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着教师指导语过多、提问频繁、直接指导等问题,幼儿常常失

  去了思考、创造的时间与机会。要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就必须改变指导策略,

  从中心退向边缘,从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导者的"后台",适时、适度地介入引导。例如,在音乐

  欣赏《瑶族舞曲》时,我在开始部分运用配乐诗引导幼儿欣赏,此时教师是主导者;下一环节运用

  色块图把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教师则是引导者;最后则让幼儿跟随音乐自己舞蹈,教师更

  应是欣赏者,在旁鼓励幼儿大胆自由表现,为下一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三)音乐欣赏活动的多手段参与。
  
  幼儿欣赏音乐应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感受,应使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都能
  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其想象活跃,情感有所触动。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参

  与渗透,让幼儿多通道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1、运用语言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语言材料在这里特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童谣等。在音乐欣

  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例

  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运用配乐诗对音乐进行完整欣赏,配乐诗的内容与乐曲的结构、曲

  调、意境相融,较好地帮助了幼儿熟悉乐曲并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又如在欣赏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通过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从而知道了歌曲表达的

  内容。
  
  2、运用动作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

  是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并不差,且他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当音乐响起时,也许他们会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来。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相渗透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欣赏形式。例如,在欣赏《运动

  员进行曲》时,可让幼儿随乐曲打节奏。又如在欣赏《摇篮曲》时,让幼儿用轻柔的动作哄宝宝睡

  觉。
  
  3、运用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视觉材料形象具体,即可是在时空中静止的(如图画、雕塑等),又可是在时空中流动的(如

  录相、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我们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体的视觉材料

  帮助幼儿"留"住那一瞬间,让幼儿不断地欣赏、感受。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引导幼儿用

  颜色(色块图)来表现乐曲速度的快慢,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艺术的美,更好地达到了

  欣赏的目的。
  
  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同时它又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永

  恒的课题,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课题以新的活力。在实践中,我感到

  音乐欣赏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感,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愉悦,体验

  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总结,从而为音乐欣赏教学这一

  课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