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作文,无论是学生,教师也感到十分困惑。即使是一个写作能力非常棒的老师也不一定能把学生教成一个写作能手。于是教师用尽各种方法来让学生“爱上”写作,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内心常常是厌恶的,没有几个是主动去动手写,可是慑于老师的威严,学生只好把写作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凑合着交差算了。老师在批改时也越来越阅不下去了。看到后来,就索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阅”字,算是批过了。我深知: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是无益的,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把这失败的习作变为有效的自主行为呢?从教几年,我对指导学生写作有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一、 丰富学生的词汇词汇是作文中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材料。词汇丰富,表达时就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生动、优美感人。小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词汇的缘故。例如,描写人时,总是“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苹果脸,两个辫子真惹人喜爱”等。这样,写出来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一条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指导他们随时积累优美的词和句。为了提高学生怎样运用词汇使文章更生动的意识,我在作文前向他们提供可能运用到的优美词句,为他们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是有效的办法。例如,针对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只会翻来覆去运用几个词的情况,教师可把有关描写五官、头发、眼神、笑容、姿势和风度的词语摘录下来,抄写成“人物外貌描写词汇表”,供学生选用。如:文质彬彬、身躯挺拔、憨态可掬、蓬松而凌乱的头发、疲惫而憔悴的脸等等。二、 观察与想象,让形象富有生命力。在一篇文章里,形象是否饱满,归于作者在脑海无数次的想象,再想象,再创造。所以,形象无疑是创作的灵魂。那么富有生命力的形象来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细致与否,决定着文章是否能写得生动。比如,有的学生写自己养的小鸟,他只是写道:“我家买了一只小鸟,小鸟真好看,我真喜欢它,它看上去很有精神,它很会吃食,我真喜欢它……”写到这里,就写不下去了。我告诉他,在观察的时候,要多问几个“怎么样”。同时让他放学回家再去观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不仅重新观察,而且边看边想,“小鸟真好看”,怎样好看呢?紧接着写“它看上去很有精神”,他问自己,“它怎样有精神呢?”“它很会吃食”,它怎样会吃食?对于这几个问题,他都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样的指导很得法,使孩子的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中领司到了带着“怎么样”的问题去观察、去想象的方法,如果再经过若干次类似的训练,他一定会掌握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的技巧。每一个人,自他懂事以来,就开始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小学生虽年龄不大,经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景……这是他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如在利用拟声词写一个场景的习作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片段,如听听大自然中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然后以“你觉得春雨有趣吗?”引导学生谈雨,学生把对雨的体验一下子化作了带有情感色彩的言语:“春雨有趣,那细细的雨丝,一根根的,那么长,那么柔。”“那声音淅淅沥沥的,真好听。”面对春雨的唤醒,学生的想象丰富又得体:沙沙的雨声像美妙的音乐,像小蚕吃桑叶;春雨像丝线,细细的;像秀发,密密的;像蚕丝,柔柔的;春雨中,麦苗换上了绿装,青蛙唱起了歌儿……生活体验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乘上想象的翅膀,精辟的话语便会脱口而出,奇妙的句子自然会涌于笔端。三、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感人。小学生是能够掌握一部分修辞方法的,虽然有些是无意想象的结果或过去学过的词汇的重现,有些则是有意的精心设计、精心运用。一般来说,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能够无意地、形式地、经常地运用修辞,到高年级时可以引导他们走上有意地实际上地运用的道路。为促进学生运用修辞的有意性,我努力培养他们生动运用修辞的意识,也就是说要培养他们认真考虑表达效果的习惯。文章是给别人看的,因而表达效果尤为重要。只有随时想到自己该怎样更好地去表达,才可能去设想,笔下的意境,创造有关的形象,最终也才能有意地选择适宜的修辞的方法,对修辞进行实际上的运用。不管哪一种修辞手法,学生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际运用才能掌握,单从书本上是难以学会的。如果学生具备了理解某种修辞表达的知识经验,也能进行相应的想象,体验到这种表达方法是美的,是生动的,那么就为自己掌握这种修辞奠定了基础。还必须进行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训练——结合自己生活的情景,选择背景,根据眼前的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然后根据一定的修辞格式,进行语言描述,这样才能算实际运用了某种修辞。再经过若干次的训练、巩固,最后,学生就能掌握这种修辞手法。如:描写“小草”时,可以说;小草穿上一件嫩绿的衣裳,光彩照人,真好看。这样,整个句子就生动而有趣。四、 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作文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并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为什么要写。指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条件,说出来,写下来。做到说真话,写真事,吐真情,表达真情实感。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真情实感。课堂中引导学生把生活和学习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说出来,在广泛交流中激发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其次,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带着感情去读作品,读出自己的内心体验。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在早读课加强训练。 最后,注重锻炼学生对情感的表达,经常安排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作“角色情感交流”。例如学生在学习《虎门销烟》时,课文中的销烟的场景,引导学生从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残害,激发对外强侵略的愤怒以及明白奋发图强才能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