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举制度上最后一位状元是谁?

2024-12-21 12:04: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刘春霖出身寒苦,曾入莲池书院学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春霖和其兄刘春堂一同赴京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在这次会试中,刘春堂中了进士,而刘春霖却名落孙山。落榜后的刘春霖留在京城,靠抄写维持生计。由于其馆阁体书法出类拔萃,为慈禧赏识,刘春霖曾多次应召为慈禧抄写《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经文。次年,岁值甲辰,又适逢慈禧太后70岁大寿。按照惯例,特加甲辰恩科。刘春霖再次参加会试,取得第17名的好成绩。紧接着,他又在殿试中考中进士,并被点为状元。由于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1905年),慈禧太后就根据洋务大臣张之洞等人的建议,废除了科举制度;紧接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彻底消亡。所以,刘春霖也就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

回答2:

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筼。直隶肃宁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卒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在光绪二十九年会试落第。其馆阁体书法出类拔萃,凭抄写谋生计。后为慈禧太后常识,刘春霖为太后抄写《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唐三藏经·圣教序》。再应考即夺魁。该科为庆祝慈禧太后七旬寿辰特设恩科。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和明清,1300余年间一共产生了700余位状元。最后一次科举取士于1904年(甲辰)举行。那天适逢慈禧太后七旬寿诞,朝廷张灯结彩,一共有273名贡生参加殿试。当时原拟状元应该是朱汝珍,可慈禧一看见朱汝珍就恼了。因为名字里有个“珍”字,慈禧马上联想到不久前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她在逃跑时乘机害死光绪帝的珍妃,因此一看到珍字,就胆颤心惊,又恨又愧。再加上“朱”是大明王朝国姓,何况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革命党领袖孙中山等人。于是,慈禧就将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了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春风化雨、普降甘霖”。春霖乃春风化雨,普降甘霖之意;而肃宁则预兆大清肃靖安宁。此有大吉兆。次年,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9月2日慈禧迫于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的压力,下诏宣布:“自丙午(即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废除科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回答3: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回答4:

是刘春霖!

回答5:

刘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