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背景是什么

2025-01-13 02:32: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背景:青海三江源是长江,澜沧江(即湄公河),黄河的发源地。

这里湿地面积比较广,又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因此水资源丰富。加上它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高,以中国的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因此水往东流。

把“中华水塔”守护好,三江源生态法庭、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相继建立,保护体系越发完善。

扩展资料:

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

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回答2:

青海三江源是长江,澜沧江(即湄公河),黄河的发源地,因此为中华水塔。分析其自然地理背景,从水和塔两个方面入手,即水的来源,地势的问题。这里湿地面积比较广,又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因此水资源丰富。加上它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高,以中国的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因此水往东流。这就是其背景。

回答3:

是因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地球自转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就是水往东流了...

回答4: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疏于保护,长江上游通天河最大支流扎曲河被严重污染,当地人畜怪病不断涌现,灾害逐步逼近,而且日益威胁着“中华水塔”的环境安全。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
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有效保护这里的生态系统,日前,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正式启动。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黄河水塔也就是中华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