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冬季加了防冻剂是否就不怕冻了

2025-01-25 03:43: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混凝土在冬季加了防冻剂也不是不怕冻的,只不过将结冰的温度给降低了,使其不容易结冰。

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的目的是延迟施工的有效时间。 例如,原始的0度混凝土不能正常凝结。加了防冻剂可以降到到-5度。 但是仍然害怕冻

扩展资料:

防冻剂作用机理

防冻组分可改变混凝土液相浓度,降低冰点,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有液相存在,使水泥仍能继续水化。

减水组分可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从而减少了混凝土中的成冰量,并使冰晶粒度细小且均匀分散,减小对混凝土的破坏应力。

引气组分是引入一定量的微小封闭气泡,减缓冻胀应力。

早强组分是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增强混凝土抵抗冰冻的破坏能力。

亚硝酸盐一类的阻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氯盐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同时兼具防冻与早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防冻剂

回答2:

不是,仍然会冻坏的,只是结冰更困难一些,但是天冷的时候仍然不适合浇筑。
第一,虽然加入了防冻剂,降低了凝固点,但是如果气温低的话仍然会结冰,
第二,混凝土在室温下凝固效果最好,冬天浇筑会降低强度。
防冻剂性能
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以及在低温下防止物料中水分结冰的物质。保证负温下混凝土的正常施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冰点。可以与减水剂、引气剂等复合防冻,效果更好。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在寒冷季节施工时使用。
使混凝土在0℃到-15℃的负温环境中正常水化;降低冰点,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防冻剂分类
防冻剂可其成份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氯盐类、氯盐阻锈类、无氯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复合型防冻剂。
分冰点降低型和表面活性剂型两类。降低冰点的有低碳醇类、二元醇及酰胺类等。表面活性剂型能使物料在表面形成疏水性吸收膜,如酸性磷酸酯胺盐、烷基胺、脂肪酸酰胺、有机酸酯、烷基丁二酰亚胺等。如在混凝土中为掺入冬季施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
可制成粉状或液体。用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负温下施工产生的冻涨破坏。保证负温下混凝土的正常施工。其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碳酸盐、氯化钙、亚硝酸钙、尿素、乙二醇等。它们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冰点。也可以与减水剂、引气剂等复合防冻,效果更好。

回答3:

防冻剂的防冻原理

  防冻剂是根据混凝土冻害机理,结合抗冻临界强度、最优成冰率、冰晶形态转化等理论,并总结长期冬季施工实践研制的,一般由四种成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

2. 1 早强成分

  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振动。主要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使之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后,能加快混凝土硬化速度,克服负温、低温造成的强度增长缓慢现象。

2. 2 引气成分

  在混凝土体内引入微米级的细小气泡(有益气泡) ,其作用:

  1) 切割、封闭混凝土内的连通孔道(有害孔道) ,减轻冻胀时的裂纹扩展;

  2) 引入的大量气泡起到膨胀“缓冲器”的作用,吸收冰晶膨胀应力,减轻冻害。在混凝土内引入气体3. 5 % ,可消化6. 6 %的体积膨胀,在成龄阶段,可起到提高抗冻融能力、改善耐久性的作用。

2. 3 减水成分

  其作用:1) 减少拌合水,从而减少游离水总量,从根本上减少可冻冰的含量(但亦应保持一定含冰率) ,消除冻胀内因;2) 通过减水成分的分散作用,释放包裹水,消除劣质水泡,使粗大冰晶转化为细小冰晶,优化水泥水化环境,减轻胀冻压力。

2. 4 防冻成分

  多为一些有降低冰点作用的无机盐,作用可概括如下:掺防冻组份(以NaNO2 ,掺2 %为例) 的水溶液冰点约为- 1. 5 ℃,当温度降到- 1. 5 ℃时,孔隙内临近受冻侧的游离水开始结冰,冰体内无机盐部分析出,剩余游离水中盐的浓度变大(冰点进一步降低) ;当温度继续下降(如降到- 5 ℃) ,又有临近受冻侧游离水部分结冰,剩余游离水浓度继续增大..,持续这一过程,直到亚硝

  酸钠最低共溶点出现,孔内全部游离水结成冰。由此可见,防冻成分的作用是在连续降温过程中保持混凝土体内始终有一定的液相水存在(过冷水) ,使水泥水化能持续进行(尽管此时水化速度已较常温大为减慢)。

  由此可见:防冻剂的防冻机理是综合性的,是多种效果的综合体现。世界上并不存在某种一掺就灵的防冻剂,“防冻”只是最终的效果,它是通过早强、引气、减水、防冻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而且防冻剂的使用效果与工程的施工情况也有关系,所以说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

3 防冻剂的正确使用

3. 1 正确理解“使用温度”

  任何一种符合标准的防冻剂产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使用温度”(如- 15 ℃、- 20 ℃) ,说使用温度就是“允许混凝土施工的温度”并不错误,但应着重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联系起来理解,即在环境温度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前,混凝土必须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这样混凝土才是安全的,否则混凝土有可能被冻坏。混凝土的使用温度越低,说明该防冻剂的防冻效果越好,混凝土越有更多的时间(含负温区) 来增长强度,从而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目前国内生产的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温度多在- 10 ℃~ - 15 ℃之间(可适用于日最低- 15 ℃~ - 20 ℃的情况) ,温度再低,防冻剂配方设计难度越大,不确定因素也增加,从这个角度讲,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非得要求防冻剂的使用温度一定低于施工时的最低环境温度,关键是必须在温度降到防冻剂使用温度前就使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 2 采取覆盖保温措施
砼浇筑完毕后,如果是冷砼,则可不进行保温养护;如选择综合蓄热法,则应根据冬期施工热工计算的要求对砼进行保温养护和测温,以防砼受冻。同时比常温养护应至少多制作两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于检验受冻时的砼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负温转常温养护28d的砼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应与砼结构同等条件养护。在未接到试验室拆模通知单和撤除保温通知单前,任何人不得擅白拆模和撤除保温措施。

  综合蓄热法的基本做法是覆盖加掺防冻剂,必要时对水和砂石料进行加热。覆盖的作用是使水泥水化热量和原材料加热热量留在混凝土内部的时间长一些,尽量延长水泥正温水化时间, 这一点非常重要。保温做得越好,混凝土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 的时间越长,越有时间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为达到这个效果,覆盖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应结合外加剂的使用温度、抗冻临界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3. 3 搞好施工组织

  防冻剂的使用效果必须通过良好的搅拌、振捣来实现,搅拌延长30 min 是为了使外加剂更充分的混合,外加剂搅拌不匀甚至会引发事故。再者防冻剂有一个最佳搅拌时间和最佳振捣时间问题,过度会使其中的引气量减小,不足又会使其中的气泡分布不均甚至产生粗大劣质气泡,这些都会对防冻不利。此外,最大限度缩短运送距离,搅拌站搭设保温棚,输送管外裹保温套,架子车覆盖保温被,工序衔接紧凑等措施都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延长正温养护时间,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回答4:

现在的防冻剂大部分都是减水剂,所谓的防冻剂也就是提高混凝土凝结时间而已。一般打完混凝土之后还需要用草帘子盖。保温~~~混凝土凝结内部温度高

回答5:

不是的,混凝土不低于零下5度添加防冻剂是有用的,低于零下5防冻剂就不管用的,需要覆盖棉被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