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
第一集:地下奇兵
1942年5月,华北大地燃起了一场清剿与反清剿的战火。日本突然发现,自己对华北的占领并没有巩固,抵抗组织的活动严重威胁着这个战争给养地和兵站的运转。
日本华北驻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了这次清剿行动。两个师团的日军奉命从太平洋战场上撤了下来,进驻华北,依仗优势武器疯狂的扑向了华北广袤的乡村。这次清剿就是后来著名的华北五一大扫荡。
当时,华北反扫荡斗争形势最为艰苦的是冀中抗日根据地。这里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根据地里的八路军主力被迫转战太行。冀中平原弥漫着血腥和硝烟,炮楼、公路编织出了一张大网,笼罩了平原上的所有村庄。
而就在这张大网的缝隙中间,顽强地生存着一些游击队和民兵武装。他们开创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术,从背后向日军发起进攻。而就在这些战术当中,有一种依托的是冀中乡村里的隐秘地道,这些地道可以藏身,可以转移,也可以在防御中发起进攻,因此被后世称之为地道战法。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这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冀中村庄。直到今天,在这个小村的下面还保存着一条地道。地道幽深而隐秘,据说,它就是前辈村民在那场反扫荡战斗中为了保卫乡土而挖掘的。
导游:抗日战争期间,冉庄民兵为了解决武器弹药不足的问题,在地道里秘密开设了兵工厂。咱们这个地下兵工厂占地是140多平方米,主要有7个工作车间,生产各种武器。组装车间是组装各种枪支和枪支使用子弹的,和别的车间不同之处就是这口井这是一个防暴措施,在组装期间火药将要走火的时候赶紧扔到井底的一个安全措施。这就是当时的武器库房了。咱们看到的里面各类土武器都是冉庄民兵自己生产的。咱们看到墙上挂着有瓶子雷、水壶雷,下面有拉火雷迫击炮小钢炮。
据说,当年兵工厂里生产的武器可以经过地道直接送往各个战斗堡垒。这些地道狭小简陋,弯曲交错,让人迷失方向,似乎随处都潜伏着看不见的杀机。而这也常常激发出游客们关于那场战争的无穷想象。
电影《地道战》拍摄完成于1965年,当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任旭东受命担当了此片编剧和导演。任旭东导演今年已经81岁高龄,在他的一生当中有两段令人难忘的经历,电影地道战的拍摄就是其中之一。
电影《地道战》导演任旭东:这个电影呢是中央领导就是军委领导让你拍的片子,这个题目呢也是中央军委动员部下达的,要拍一个革命传统教学片。对象呢就是全国的广大的民兵。它是采取故事片的形式,这是下命令时下达的就是要派一个以故事片这种形式。有演员有情节有故事,所以这地道战就叫做军事故事片。
虽然,这是一部故事片,但是,由于它担负了军事教育任务,所以直至今天,影片中的很多场面还让人不置可否。一群庄稼汉击垮了一支日本正规军,这样的胜利更像是因为盲目推崇地道,而编撰出的神话。然而,导演任旭东却坚持,这一切并不夸张,甚至就连演员们有些滑稽的动作,也是模拟自真实的战场。
电影《地道战》导演任旭东:这个看像游戏一样那么滑稽,其实在那种情况下你想一想。爬墙的时候也不能像平时玩是的,爬得很高。抓住那墙一下就滚下去了,尽量减少阻击目标,这是在战术上有要求的。爬墙有爬墙的动作,在街道上走路端着枪走路不可能像有些电影一样,成群结队的冲着大街就来了,你来打人家人家也要打你呀。一个手榴弹扔过来,队形都不可能太密集了。都贴着墙,贴着墙的时候身子还不能这样贴墙,得要这样(侧身)贴墙。这样目标宽,这样目标就少了,减少杀伤面积这都有要求的。你必须贴着墙贴墙走的时候,一般刺刀都是这样侧着身,在冲击的时候往前前进的时候都是侧着身。不可能是这样的,像现在的电影那根本就不合格。
如今的冉庄依然可以见到电影地道战中的很多场景,电影的虚构和历史的真实在这里似乎已经合二为一。冉庄是今天中国抗日地道保护最好的一处遗址之一,但是,据史料记载和老人们的回忆,如今它所保留下的地道还仅仅是当年的点点滴滴。60多年以前,地道曾经蔓延在整个冀中平原的下面,它的总长度可以和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相媲美,达到了2万5千里。
不过,仅仅有这些遗迹还无法证明,历史上的地道战是不是真的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因为它的建造本身就不十分坚固。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冀中这一带当年水位比较高,你地道如果离地面太薄容易坍塌,太厚容易接近水位,特别是到了雨季。
60多年以前,冀中平原下的地道大多挖掘在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而有一些甚至还不足一米。和这样深度相应的是,在深入地道数十米之后,地下地面依然可以遥相呼应。这样隔音效果对于一个以隐藏为主要功能的地道来说,显然是大忌。
这条漫长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地道,它的真实威力到底如何呢?前辈村民们又为何要在一个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区,选择地道这种抗战方式呢?
抗战爆发后,由于抗日军民的阻挠和骚扰,华北,这个日军的转运兵站和给养地越来越难以正常运转。因此,那一年,日军对华北的扫荡血腥和残酷超过了以往。当时,日军的行动方针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在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之前,任旭东是部队上的军事干部。1939年,年仅15岁的任旭东便参加了八路军129师。1942年,他在太行山根据地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反击五一大扫荡的战斗,是那次扫荡的见证者。而这也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段难忘的经历。
电影《地道战》导演任旭东:它是叫梳蓖战术就像梳子梳头一样,《地道战》电影里也有表现,就是整个拉一条线,不管是村庄还是野外,平着就给推过来了。你要占领村庄老百姓一般就跑到村外去,跑到沟里头。你夏天还好一些有青纱帐,地里都长庄稼可以藏到庄稼地里。春秋冬季就是一年有六七个月,平原上是一马平川,没有地方藏没有地方躲。
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当时之所以艰苦,是因为它地处一马平川的平原,没有丘陵山地可以依托掩护,即便是游击战争也难以维继。在八路军主力转战太行后,留在冀中的游击队,民兵和百姓只好四处寻找梳篦式扫荡的缝隙,以便藏匿求生。
四句话不是导演也不是电影编剧的创造,而是冀中地区当时的民谣。
电影《地道战》导演任旭东:杨成武1945年的时候在冀中平原是冀中根据地司令员。他看了这个片子以后就说,比这残酷得多,你不够还得再加。当时片子已经完成了,加了那么两三个镜头。
那是一个青纱帐拼命抽芽的季节,然而,由于日军的扫荡,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弥漫起血腥的味道。就在一天夜里,日军突然进了冉庄。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光当天打上致残就有11人,抓走了11人,烧毁房间700多间,抢走大牲畜什么猪啊鸡呀那就是无数了。他们这次偷袭冉庄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对冉庄进行报复,因为它是个抗日堡垒村。第二个是想秘密抓捕抗日志士。
当时,日军搜捕最主要目标是一个叫张森林的人。然而,日军冲进房间后却没有抓到任何人,只见到了一床还没有来得及叠好的被褥。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当时张森林试是如何逃脱的,据推测它就是钻在地道里头,而逃过一劫。
张森林是冉庄的第一位中共党员,自1938年开始,他就是冉庄地方抗日组织领导人之一,1943年在参加一次秘密会议时,受到日军偷袭而被捕牺牲。张森林被认为是冉庄村地道战最早的创始人。
其实,张森林最初挖掘的地道十分简单,他只是借用了当地一种农作物的窖藏——红薯窖。在红薯窖的侧壁横向挖掘,人们挖出一个从地面看不见的地洞,这种地道当地叫做蛤蟆蹲。
张森林在冉庄挖了蛤蟆蹲后,同村的10余位抗日组织成员相继模仿,他们或者在水井中,或者在自家的菜园里,秘密挖掘了这种简单的地道。他们还把挖出的泥土垫在了自己的院子里,用碾子碾平,以免日军发现动土挖地道的痕迹。
蛤蟆蹲是冀中百姓最早挖掘的地道模式。在日军扫荡刚刚开始的时候,它曾经在最紧要的关头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然而,不久之后,蛤蟆蹲地道的弱点便充分暴露了出来,日军将其列为重点打击目标,并且很轻易的就找到了对付的办法。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咱们有一抗日志士,全家人藏在地道里,无法转移无法脱身,被日寇抓走,后来不知去向。
作为藏身之处,蛤蟆蹲的最大弱点在于它只有一个洞口。在日军严密搜索下,洞口一旦暴露,隐蔽其中的人便无法逃脱。
在冀中广袤的平原上,日军修建了近2000个碉堡炮楼和纵横八达的公路。每座炮楼顶上的日军,都可以轻易监视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一旦发现异常,就可以做出迅速的反映。
而他们的对手却几乎全是冀中平原上时代以耕种为生的庄稼汉子,没有战争经验,没有先进的武器,即便展开的是的游击战争,没有地利掩护,没有安全的藏身之地,等待他们的无疑也是死亡的命运。
单口地道被日军发现后,冉庄十余位抗日村民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村民们想出了一个改善单口地道弱点的办法,将原有的单口地道全部延伸连接,挖出一条有多个洞口的地下通道。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从我的家到你的家挖通以后,是不是更好转移呀。这样从西边这个家到东边这个家两家连在一起,它就形成个双口洞。一旦西边这个有敌人袭击,他会从西边这个屋逃到东边这个家里从那脱身。
这是一个对现有地道进行改进的办法,看似省工省力,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事实上却存在一个不易解决的施工难题。地下挖掘暗无天日,两段地道分别挖掘,想要贯通,就必须确保挖掘方向的准确。而且,根据已有的战争经验,地道还不能全部成直线挖掘。因为一旦日军尾随进入到地道,就可以在地道中轻易的射杀村民。
冉庄今天保存下来的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地道,加上多条地道的交错纵横,这里完全是一个没有方位概念的空间。即便是对于那些亲手挖掘了这些地道的民兵们来说,在后来的战斗中,指南针也是不可缺少必备之物。
在现代地铁挖掘施工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盾构的挖掘技术。在这个大型现代化掘进设备上,操作人员根本看不到掘进时的工作面和掘进机头。这台设备确定掘进方向的办法是先测量出一个定位点,然后通过红外线装置监控掘进机上的另外三点坐标。通过监控这三点坐标与定位坐标点的关系,操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到挖掘前进方向与高度,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60年前的冉庄村民手中的工具只有简单的运土工具、短把锄头和短把铁锹。他们想要保持准确的发掘方向不得不想出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土办法。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用声音传递用声音来辨别这个方向,和辨别地道的走向以及弧度。
冉庄的地道大概挖掘在地下两米左右,在这样的深度上,地上地下完全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联络。一个人不停敲打着地面,而下面的人根据声音的指引进行挖掘,就这样,冉庄10余个单口地道最终准确的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可以藏身也可以转移的多洞地下通道。
然而,就在冉庄挖好了自己的多口地道后不久,就在冉庄一百公里外的北疃村却传来噩耗,一天之内,北疃村竟然有数百位村民惨死在了地道中。北疃当时已经有了一个长达10余华里的地道网,然而,就是这个地道网却成了日军实施集体大屠杀的地方。
这是自日军扫荡以来发生在地道里的最大一起惨案,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机关报详细的报道了这起惨案的发生过程,整个华北为之震动。
从单口地道里的悲剧,到多口地道里发生的集体大屠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日军的步步紧逼下,地道如果只有消极的藏身功能,已经不能对抗日军的扫荡。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挖掘地道?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
你们是不是要写作文阿
朋友,你去买个地道战的光碟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