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公元1685~公元1750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代表作:E大调前奏曲 小步舞曲 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相传这是巴赫所作的最不像长笛组曲的长笛组曲) G弦上的咏叹调 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哥德堡变奏曲 布兰登堡协奏曲
马太受难曲
J.S.巴赫有着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毅力。这从他从小全身心钻研音乐,练习演奏就能深刻地反映出来。有个极出名的故事便是描写小时候的他:说他的哥哥不让他接触乔治�6�1伯姆、布克斯特胡德、帕赫贝尔等人的羽管键琴曲谱,于是巴赫偷偷地打开收藏曲谱的箱子,取出乐谱在月光下抄录,然后再偷偷将曲谱放回箱子里,巴赫因此视力大为降低。
后来巴赫去听当时丹麦著名作曲家巴克斯特胡德的演出。全程大约二百多英哩,他竟然全靠双脚走下来,这需要多大的热情和执着。
巴赫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又不拘泥于现有的音乐风格,大胆创新的这种品质,使他的音乐创作继承了16世纪以来德国声乐和器乐的传统,吸收了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先进技法,将复调音乐技巧达到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技巧的顶峰。
巴赫的音乐不象贝多芬有着排山倒海、君临天下的气势,也没有莫札特清明宁静、典雅优美的精神,作为一个有着宗教信仰的音乐家,他始终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之音”,而在和谐、宁静、庄严之中反映出的是平淡、简单、往复循环的自然法则,艰奥、深邃、历久不息的人性,就象上帝的精神一样,对万生的包容、宽待、无私的给予。在这样一种和谐之中同时又常常闪烁着人为主义的思想光芒。
他的音乐清晰地体现出平衡与失衡、和谐与对抗、对称与非对称、有序与无序,在相反相交、相对相合的远动规律、逻辑规律与宇宙秩序的最高自然境界中获得同构,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美的内心家园。
听他的音乐不会让你大悲大喜,淆然泪下,激情万丈,只是让你在那份祥和、纯静中感到一种坚实、恒定的律动,一种暗藏心底、不断向前的力量,一种自人类创始以来就有的那种坚定、持久的信念。
在管风琴上的深刻造诣,使得巴赫在年轻时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复调技法的写作,同时也为管风琴创作了数量巨大题材广泛各种风格的作品:托卡塔与赋格,前奏曲与赋格,幻想曲,众赞曲等,成为音乐史上一道奇观,也使巴赫成为管风琴方面的天下第一人,单凭这一点巴赫就足以站在世界音乐史的顶端。
但是他从来没有满足过自己的探索、创新,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知疲倦地创作,保证他永不竭休的灵感,也许只有上帝知道!也许是上帝的圣光给予了他这种力量。翻开他的作品录,就会发现几乎每一首都是人类音乐的结晶,象一颗颗耀目的钻石令人目不暇给:他创作的三百多首宗教音乐康塔塔,在不违反传统宗教写作规则的前提下,集传统之大成将其融化于个人的巧妙设计和创造之中,使康塔塔这种体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部管弦乐、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对于古典交响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成为管弦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两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集复调技法律则的最高杰作,被誉为音乐史的“旧约全书”,赋格艺术对于一般作曲家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在天才的巴赫手中却可以写成最富于情感、最深刻动人、最变幻无穷,又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均衡的结构感、坚实的和声基础的作品,至今被视为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的最高典范,而巴赫的这两册曲集与《戈兰德堡变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等造就了一个个名闻遐尔的钢琴大师如:格伦�6�1格尔德、里赫特、希夫等;六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也同样是所有大提琴家的敲门砖,所有这些作品都成为通向演奏大师的试金石,仿佛这些后世大师的出生就是为了完成上帝赋予巴赫神灵的延续。
他临终前所完成的《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这两本巨著,总结了他一生音乐创作的精华和思想,是古典巴洛克音乐的典范,是后代音乐家学习的范本。《D小绸弥撒曲》、《马太受难曲》被看作是那个时代的安魂曲,也可以被看作是巴赫一生在饱尝磨难、挫折之下祈求心灵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他的生平及身后也如《马太受难曲》一般。这部作品1729年首演于莱比锡,然后就被世界彻底遗忘了。如同巴赫在有生之年始终只被当做一个优秀的乐匠一般,不被世俗的社会、周围的人们所重视、理解,甚至嘲笑他的变革,反对他的创新,围攻他的人格。直至巴赫逝世79年后,作品首演问世整整一百年后,即1829年才由门德尔松指挥再次公演。
也正是这部《马太受难曲》才帮助人们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巴洛克音乐的大门,才重新认识到巴赫音乐的伟大与深奥,才让巴赫这个名字最终在音乐圣堂的顶端闪闪发光,正如柏辽兹所说:“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样。”
三
就象上帝创造人类,派遣耶稣传道上界的福音一样,巴赫所创作的复调音乐同样给予了后来每一位音乐家以营养。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等等这些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中时刻都有巴赫的影子。
巴赫的音乐没有官样的纤巧,没有厅堂气、英雄气,没有思想的白云彩。如勃郎宁所说:“上帝在他的天堂里,世间一切都好了。”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 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当巴赫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义时,他的音乐作品才对现代音乐具有“启示录”的意义。而对于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未能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体验到巴赫音乐中蕴藏着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透彻地认识巴赫音乐的本质
他的作品有不少是为统治者写并对其歌功颂德的,但是他不满足于自己屈辱的地位和现状,所以不断地转换他的恩主,寻求能更好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栖身之处。他甚至说过自己是不得不生活在被人厌恶忌妒的环境中,并且也曾和宫廷、教会中的恩主发生冲突,所以他也有傲慢、倔强的一面
巴赫在1723年到了莱比锡这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在当时也是自由的都市,在法制上可以不受理那里的萨克森公爵的统辖。在那里他演奏了一首自创的教会康塔塔,使该市的议员们听了非常饮佩,因而获得了圣·汤姆士教会的乐长工作。此外,他还作其他三个教会的音乐指导。这期间,他为教堂写了许多很好的音乐作品,如有名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等。此外,为了谋得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他曾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b小调弥撒》。这部作品与《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一样,虽然是宗教作品,但是其音乐精神的如此广阔,就像是在面向全人类说话,已经远远超过了宗教的局限。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赫的成名有赖于他的受难乐。受难乐所表现的耶稣的悲剧性经历,不仅具有某种史诗性,同时也是现实生活情感的表现。这种宗教音乐,所表现的悲哀、沉重、压抑的感情,应当说是只有当时的德国人才是具有感情。这种感情,从我们能够听到的,也只有德国人写的最深。当然,由于巴赫本人是新教徒,而宗教显然是他的精神寄托之处,所以这种情感的表现,就很难与某种宗教感情分开来。只是巴赫在受难乐中创造的宗教气氛,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能够体验到当时某种社会情感和心态的宗教气氛。甚至巴赫本人也已经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感情力量充沛的角色,通过他自己的音乐表达,时而抒情的刻画耶稣悲剧性经历中的细节,时而展开史诗般的广阔和宏大。以至于当时莱比锡的听众抱怨教堂竟然上演了像歌剧一样的作品。
巴赫在《马太受难曲》中,用两组合唱,两组管弦乐,戏剧性地对立起来,而让圣咏的主题在它们之上自由飘荡。这部作品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作品的结束合唱非常有力量,使用两个合唱队、八个声部,描写耶稣下葬时人们的感情。宽厚的低声部,恰似广阔的河床,旋律在上面奔流。保持着复调音乐的感觉,而庞大的合唱自由宽广地歌唱着,充满着力量:
甚至在他的器乐作品,例如《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d小调托卡塔赋格》,也能感受到一种冲破束缚、有冲击力的情感表现。其中如《d小调托卡塔赋格》曲调的自由豪放,旋律线的幅度大,音域宽,似朗诵性调的起伏,动荡不安,充满激奋情感。而《半音阶幻想曲赋格》更倾向于内心,不求表面的壮丽,而是富于内心的刻画,有较强烈的表现。
从音乐的旋律特征上讲,由于他的音乐是多声部,因此模仿手法是重要的,结果因造成音乐连绵不断的交织、发展,但却欠缺后来古典派的方整、段落分明和结构上清晰。而这却正是巴赫的特性,显然,我们是不能用乐句、乐段去分析巴赫的。此外,从和声的发展来看,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是巴赫最后确定、成型的。即使到了18世纪中叶为止,在当时和声所能达到的基础上,其成果是要归功于巴赫,他甚至被贝多芬称之为“和声的创造者”
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