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原名观世音,是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左协菩萨,无性。《悲华经》上说,观音原来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煦。他曾与父亲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发誓“要排除众生一切苦恼。苦难众生,只要一心念我的名字,我就能即时观其声音,帮他脱离苦海。”释迦牟尼为不煦的决心所感动,亲自为他授记:“善男子,你要拯救三恶道一切众生,断除众生烦恼,使他们往生乐土。善男子!我就给你取名观世音“
据说观世音最初的艺术原形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所以又叫”双马童神“/佛教产生后,其艺术形象变为一匹小马驹,名称“马头观世音”,为一慈眉善目的菩萨。后来它又被人格化,表现为威猛的男相形象。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男相,如河北平泉出土的北魏太和年间的铜铸观世音菩萨立像,形象粗犷威武,衣饰朴素。但是后来他为什么变成了女相呢?
一种说法是唐太宗做了皇帝后,真龙天子独一无二,观世音的形象便由男相改变为女相了。又说因其名字中的“世”字与皇帝名称相同,避讳而删去,就改称为观音。另一种观点认为,观世音像的变相更多地取决于当时人们审美的爱好。按站佛法说法,观世音菩萨有32种应变化身,其中即有一些女身。观世音为说法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和身份。因此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把他们所喜爱的女性美赋予了心目中敬仰的观世音菩萨,女相观音变逐渐出现在寺庙之中。到了唐朝,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艺术家便把对女性的爱恋之情移植到观音雕像上,观音像从此固定为体态婀娜`,神态妩媚,服饰华丽,富有风韵的女相形象了。观音通常脚踏仰莲莲坐,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持柳枝,面露微笑,似乎正在把瓶中赶路撒向人间,把幸福带给人类。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 །,藏语拼音:Jänräsigwangchug,威利:spyan ras gzigs dwang chug),又译为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汉语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低湿伐逻」,名号意思为「观察世间音声觉悟有情」。为大乘佛教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同时他也是四大菩萨之一。
观世音菩萨是东亚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在各种大乘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观世音菩萨是中国民间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湾民众常将之绘制於家堂神画「佛祖漆」上,与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经典上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世间众生无论遭遇何种灾难,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故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称他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中的大菩萨,如《无量寿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净土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於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他出家之後,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後,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据《悲华经》卷二记载,观世音本名不眴,是无量劫前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因为其在宝藏佛前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
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不空三藏所译《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又说,观世音菩萨将以「平等光明普照如来」的名号成佛,但在此经中并未提及他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而在其他经典上说此观世音菩萨,於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经是他的弟子。[3]由於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他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楞严经》则认为过去曾经有佛,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为其弟子,故也称「观世音」
在早期的佛经中,多直接自梵语「Avalokiteśvara」音译为「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竺法护和尚译为「光世音菩萨」,南北朝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菩萨」。
唐代玄奘法师等译师们则译为「观自在菩萨」。「Avalokita」为「观」,「iśvara」为「自在」,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故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可见於今日的《般若心经》。
传统上以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当中有个「世」字,为了避讳,故当时将「观世音菩萨」改称为「观音菩萨」,但其实「观音菩萨」只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唐代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 Avalokitasvara अवलोकितस्वर 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娑伐罗」(svara स्वर ),意思为「声音」,Avalokitasvara 可意译为「观音」,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因此,观音菩萨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称。根据宋代玄应的说法,这可能是来自於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
「观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声音」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说:「若有众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另一重意思则出自《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以听音方法契入法性,证得耳根圆通,修成正果。
观世音菩萨在藏文作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 ( 藏语拼音:Jainraisigwangchug),也是「观自在」之意,与玄奘法师等译师们译意相同。因为藏文「观自在」总共有五个藏语的音节,所以藏文书面、口语通常略称「Jairaisig(「观」、「眼视」)」三个音节,而省略了「wangjug(「自在」)」两个音节。
相关经典: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童子参观自在菩萨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悲华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不空罥索咒心经》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安乐妙宝》:称为『正观音咒』,又名『灭业障咒』。咒文内容为:「唵,阿噜勒继,娑婆诃。」
我只知道观音是男儿身儿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