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启航—《死亡诗社》观后感 (抱歉,字数不够,供参考) 这是一部有关青春和梦想的影片。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威尔顿教会学校。那是一个充斥着教条、古板气息的古老学校。以传统、纪律、荣誉、卓越作为学校的四大支柱。然而,新学期伊始,英文老师基丁的到来,却悄悄的改变着这一切。当所有其他老师都以一种正统的、严肃的方式进行着他们的教学的时候,新来的基丁老师却吹着口哨将他的学生带出了教室,带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求知之路。他教他的学生们carpe diem,及时行乐 ,教他们seizes the day,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抓紧时间,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他带领他们领略诗歌的美好,将刻板的格调、韵律和修辞手法抛在脑后。他让他们明白了浪漫与激情才是成就一首好诗的关键之处,他说:“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他拥有的是绝对的浪漫与激情,俗世的功利在于他是不屑的,他鼓励他的学生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放纵自己的个性,在严谨、呆板的学校里,他尽自己所有的可能给那些渴望自由的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教他们站在桌子上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无论这是否看起来愚蠢或者不正确。他教他们坚持自己的步伐、步调,坚持走自己选择的路,“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在基丁老师的影响下,学校里出现了一批像他一样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孩子。这些孩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叫做“死亡诗社”的社团。白天,他们忍受着学校里刻板,严谨的教育。晚上,他们打着手电,穿过树林,穿过河流,去赴一个诗歌和梦想的约会。然而,现实总是在无情的打击着充满梦想的人们。这些浪漫的诗人,在他们一开始走上那条与众不同的追梦之路的时候,悲剧就已悄悄的埋下了种子。学校和家庭陆续发现了这些孩子的叛逆,他们极尽所能的打击着这些叛逆的苗子。那个叫查理的孩子,他一向是最叛逆的,这次也是他最先起来与校规对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被带进了校长室,接受体罚,甚至一度要被开除。而尼尔,“死亡诗社”的发起人,一个热爱诗歌,热爱表演的孩子,却被要求接受父亲为他选择的成为一名医生的道路,在父亲一次次的警告之下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代价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沉重。在他成功演出了戏剧“仲夏夜之梦”后,愤怒的父亲狠狠的斥责了他,深深感到梦想实现无望的尼尔选择了极端的做法,在寒冷的冬夜里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如花绽放的生命。尼尔的死给“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和基丁老师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学校及尼尔的父母都将尼尔的死归罪于基丁老师,并据此开除了他。“死亡诗社”也在学校的强迫下解散了。表面上看来,梦想的坚持者已在残酷现实的打压下低下头来。但是,影片最后的那一幕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存在,基丁老师即将离开教室的那一刹,一向软弱的托德突然爬上桌子高喊“oh, Captain, my captain!”接下来,受基丁老师影响颇深的那些孩子们也站上了桌子。我想,这些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向基丁告别,他该是欣慰的。他走了,他的思想却留了下来。以后,这些孩子们也许不会再反叛,他们会依照学校的要求,完成父母的期望,但在他们的心里,永远有着自由而勇敢的光。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曾一度对基丁的做法产生过怀疑,在那样一个古板而传统的学校里,所有老师都在严守着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一切。只有他,只有基丁,做着与学校传统背道而驰的事情,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可他还是做了,毫无顾忌的做了,并且鼓励他的学生们也向他一样勇敢的去追求他们所渴望的梦想。直到影片结束,我也不能肯定我是否赞同基丁的做法,对于被无情的现实重重压迫的孩子们来说,反抗是否有意义?然而,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那间铁屋子,基丁和他的学生们也生活在这样一间铁屋子里,基丁叫醒了那些熟睡的孩子,给了他们打破铁屋的勇气和希望,但却无法保证他们一定能冲出这间铁屋子。但是,他起码留下了希望,比起在昏昏沉沉中死去,我想,这些孩子们应该更愿意清醒的面对无法撼动的事实。毕竟,他们还年轻,假如青春的时候没有梦想,假如青春的时候不够疯狂,那么,等他们老了的时候,一定会后悔,就像那首诗写的:“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也听有人说过,《死亡诗社》呈现的并不是对纪律的抗议,而是通过那拙劣的原始的对于自我的寻找,而告诫人们这社会力量的强大。可我宁愿相信,这部电影赞扬的是梦想的伟大和坚持的意义。电影的最后,虽然一切都归于平静,但是基丁老师带来的理念仍然会像暗潮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直到最后击垮压制人们梦想和自由的传统制度。
z不会是我们历史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