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骆驼祥子》如何揭示城市文明对人性的摧残?

2024-12-23 10:19:2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这部作品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老舍早期的幽默、滑稽为五四新文学的“悲情”所代替。

(1) 祥子从乡下出来,带有乡村的纯朴、要强,有强烈的道德感,有理想。

①非常欣赏自己,自尊自爱。他的自信来自他有强壮的身体,“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是的,它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老舍写得多么美丽!人的信心是从认识美开始的,你爱上一个人,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美,你感受到他的美,才会从根本上去肯定他。祥子就是从根本上肯定了自己,所以说祥子是个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这就是首先肯定了自己是美的,是健康的,是世界的中心。“现在,他自由地走着路,越走越光明,太阳给草叶的露珠一点儿金光,也照亮了祥子的眉发,照暖了他的心。……他是生活在一个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他高兴,他想欢呼!”祥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理想的、把自我看得非常宏大的人。

②祥子有明确的追求,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他的追求是买上车,过上安稳又有尊严的日子。而达到这个目的,他要求自己要通过个人努力,不愿奴颜卑膝地求人,不愿用老婆的钱,“祥子有祥子的本事,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正大光明!”车给他带来的收入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祥子想借此得到一点个人自由:“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种自由,是祥子追求的核心,它能带来精神上的舒畅和自尊的满足。

③他自立自强,富有道德感。生病之后,祥子拉车时不得不放慢速度,感到很丢人,就用帽檐遮住脸,免得被人认出来。给曹先生拉包月,不小心摔了车和人,自己也摔得血流满面,虽然并不是他的错,他便觉得没脸再干下去了。刚来到城里的时候,他不抢生意,让着那些老弱一些的车夫。他的这些道德感是从乡下带来的,纯朴的乡村给予了他不少传统的的道德熏陶。这使祥子一方面显得洁身自爱、堂堂正正,大度而仗义,另一方面,也是他带着封建道德观念看待虎妞,看待自己跟虎妞的关系。按照乡村的评价标准,他本来想娶的女孩是“一清二白,能洗能作”的,而虎妞“不要脸”,虽然她跟祥子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祥子不但无法感激和欣赏她,反而被悔恨和厌恶抓住了,觉得自己“成了个偷娘们的人”,恨她把自己从乡下带来的那股清凉劲儿都毁尽了。

④憨厚质朴,知恩图报。他也渴望温暖,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给曹先生家修院子浇花,从不待吩咐,给刘四爷跑腿干活,他很乐意。

(2) 祥子的性格弱点,是自私,心硬。他太要强,太关注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而不关心别人。所以对他好的人,他是热心肠,但他讨厌的人,他便觉得“摔了也活该”。另外,他跟别的车夫无法打成一片,一是他太要强,没有他们的恶习,显得他格格不入,二是他也看不上别人,没有同情心。这种自私在对待虎妞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跟虎妞约会后,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虎妞身上,恨她布下圈套算计他,其实如果不是他意志薄弱,抵制不住诱惑,怎么会发生那样的事。可见祥子不懂体谅别人,只一味关心自己的利益。成亲之后,虎妞怎么说也给他布置了一个家,但他的心从来没有感动过,对虎妞也没有一丝温情。

这种性格弱点注定了他的孤独,智短,没法应对环境的压迫和腐蚀。虎妞威胁他成亲,他很想找个朋友商量,但他没有朋友。一个孤独的个人主义者,在跟整个环境对立的时候,他是支持不了多久的,唯一的路,就是也跟着堕落下去,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种弱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老舍对这种弱点的批判,就纳入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总主题中。

(3) 城市的文明病:

老舍说他写《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城市被金钱所腐蚀的、道德沦落、欲望横流的社会就是地狱。其代表:刘四爷、虎妞、二强子、阮明。

①不讲亲情,唯利是图。刘四爷为了自己的生意,恨不得虎妞不出嫁,虎妞嫁给贫穷的祥子,他也不顾惜,自己变卖了车厂享受去了,全不管女儿死活,最后虎妞因无钱去医院而死去。刘二强子眼看着小福子作妓女养活一大家人,他还好意思伸手要钱,不但要钱,还辱骂小福子。祥子不贪人钱财,听人说他巴结刘四爷就感到自尊心受辱。

②以勤劳苦干为耻,以不劳而获、感官享受为荣。虎妞笑话祥子呆傻,让他向刘四爷学习,“用心路赚钱”。二强子不愿拉车,只顾炫耀自己的衣着打扮,穷讲究,最后堕落到醉生梦死。虎妞特重享受,有钱奢侈品就很高傲,自觉高人一等。祥子勤俭节约,看不起好吃懒做的人。

总之,金钱和欲望是城市社会的灵魂。城里人,从刘四爷到一般穷拉车的,到二强子,从虎妞到夏太太,都是不讲仁义道德、没有精神依托和真正的尊严,只信奉金钱,一味沉溺于物欲中的人。唯利是图和物欲横流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要金钱没有灵魂没有感情,所以只好沉溺物欲,因为沉迷物欲,就更得不到真正的精神安宁,只好继续追求金钱来获得安全感,刘四爷就是如此。他过生日时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可是一点精神保障都没有,不禁悲从中来,所以大发脾气。

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自私。祥子的自私还有底线,就是不会越过从乡村带来的仁义道德。但他们的自私没有底线,是彻头彻尾的冷酷无情。他们把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当作利用的对象,包括亲生女儿。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虎妞,尽管她喜欢祥子,但更多的是把祥子当成了利用对象,一味想着怎么让祥子更好地为她带来快乐。虎妞其实不了解祥子的真实想法,也不愿了解,不允许祥子有自由,她把他当作猎物,想把他控制起来,软硬兼施。她也看不起祥子,曾一度为嫁给他失去了刘四爷的产业而后悔了,但一想到跟着祥子的快乐,又舍不得离开了,她之离开与不离开祥子,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从没真正替祥子想过。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不体谅祥子,骄阳似火的天气,她为看小福子接客,而赶祥子出门,结果那天祥子被日晒雨淋,病了。怀孕的时候,她变着法儿要吃的,祥子赚多少,她就吃多少,生怕亏待了自己。
(4) 祥子的堕落:

祥子自身的民间因素——来自乡间的纯朴的记忆,几乎无法抵制都市文明的戕害。那仍然是市民阶级进入现代性进程之前的文化道德传统,因此他被社会发展的车轮所抛弃的悲剧也是必然的。

为了买车,开始抢生意,抛弃了不与弱者争的的道德观。

摔了曹先生,在张妈(放高利贷)的教育下,打消了辞工的念头,抛弃了维护名誉的想法。

与夏太太私通,犯了非常严重的道德戒条。

出卖阮明。祥子堕落的最后一个标记,就是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由于《骆驼祥子》深刻地揭示了城市文明对人性的戕害,又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渗透,奠定了老舍小说雅的格调。对于前期的幽默小说,他的评价不高,“我就决定抛开幽默而正正经经的去写。”

回答2: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通过对20年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个人力车夫悲惨遭遇和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剥削阶级对下层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提出了城市劳动人民如何争取解放的重要问题。
祥子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他原是破产农民,进城后当了人力车夫。那时他勤劳、不屈、好强,有着执著的生活理想。初到北京城时,尽管祥子已经经历了生活的打击,但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做了人力车夫以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因为他天真地幻想: “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就可以不受车主剥削,就能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他风里来,雨里去,拼命拉车,省吃俭用,终于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混战,夺去了他的车,毁了他的理想。经受了这次生活打击之后,祥子没有灰心,为了能再度买车,他又开始“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早出晚归,多拉快跑。但祥子依旧没有料到,在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包围下,下层小人物总是被敲诈、被捉弄。就在祥子没日没夜地再次向着自己的理想冲击的时候,又因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牵连了他,反动政府的侦探趁机上门敲诈,拿走了他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这次打击,使祥子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挫伤,“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但很快,祥子还是挣扎着又重新站了起来。后来,他在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因为这车是祥子用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他拉着它心里很不舒坦;但祥子毕竟还是有了自己的车,他总算是圆了自己的买车梦。然而,祥子依旧还是没有想到,自己即使是这样屈辱地生活着,社会还是不容他。不久,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料理后事。这次打击,祥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严重摧残,他开始抱怨生活,觉得他的生活愿望总“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后来,他心爱的小福子也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这最后的打击使祥子万念俱灰。从此,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车,到讨厌拉车,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变得厚颜无耻;从先前矢志不移,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了魂灵的行尸走肉。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概括了旧中国城市人力车夫的血泪生活和共同命运,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
祥子最后堕落了,由人变成了“鬼”。“鬼”的形象固然是丑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使祥子这样一个曾经有生气、纯朴、有理想的青年堕落成“鬼”的呢?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在于:它不仅让人通过祥子的悲剧看到千千万万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更让人们透过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去思索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首先是吃人的旧社会。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原本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奋、顽强去求得独立的生存地位的,但他却不断受到摧残,这其中既有抢他车的大兵,又有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既有欺骗、压迫他的虎妞,又有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以及诱惑他的夏太太等。正是这些兵匪特务,社会渣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不断地盘剥祥子,压迫祥子,最后,毁了他的理想,吞噬了他的灵魂,摧残了他健壮的身体,使他蜕变成了一头走兽。作品在表现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的同时,笔锋所向始终是黑暗的社会。这就使人们在看到祥子悲剧的同时,进一步看到了吞噬祥子灵魂、将他逼入堕落深渊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它吃人的本质。应该说,这是作品最有思想价值的地方。
祥子之所以堕落,除了与社会压迫、打击、摧残有关外,还与祥子自身有一定的关系。祥子从前确实有理想,他对理想的追求、也曾经相当执著、顽强。但是,可悲的是,祥子的目光太短浅,他企望的仅仅是想拉上属于自己的车。也就是说,他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幸福。这样,祥子的挣扎、反抗,便都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由于是个人奋斗,就使得他一方面不能清醒地看清周围的环境,看清自己,犹如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以致到处碰壁;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孤单的,而他面对的黑暗势力却是强大的,当然很容易会被黑暗势力吞噬。正如作品中的老马在茶馆中对祥子说的:“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不仅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而且深刻地说明,像祥子这样的劳动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仅靠个人奋斗是根本行不通的。
《骆驼祥子》在艺术上也独具魅力。
首先,从塑造人物形象需要出发,成功地运用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由于祥子性格内向,他的奋斗之路又是仅靠个人的孤军奋战,因此,在整部作品中,祥子常常沉默寡言。于是,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挖掘与描写来塑造人物,就成了作品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作品前两章对祥子买新车时的激动心情描写得细致入微:他“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他把车拉到僻静地方,仔细端详,“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这段描写细腻传神,它准确地传达出祥子这样一位纯朴老实的年青人对车的异常喜爱以及买到车后按捺不住的兴奋心情,使读者可以看到祥子曾经是怎样一个对理想有着强烈渴望与追求的人。祥子第一次丢车后,为了多挣些钱,不肯失去一次生意,于是开始和别人抢着拉车。这时,原本善良的祥子内心是相当矛盾的:“……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决不回口,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这些笔墨,极生动地写出了一位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善良时的痛苦与矛盾的心境。它使读者既看到了祥子原本纯朴、善良的本性,又看到了他在黑暗的重压下,是怎样一点点开始滑向蜕变的。另外,作品对祥子受虎妞诱骗后内心的种种痛苦以及他在重重生活打击面前,由失望转至重新燃起希望,最终又陷入麻木的复杂内心都描写得逼真细致,使读者看到了祥子心灵变化的历程。
其次,语言很有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是人物语言或叙述语言,都新鲜活泼,而且许多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北京口语,它使作品富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特色。如祥子这样的语言:“你慢慢说,我听!”不仅简而短,而且是直愣愣的。它一是准确地表现出了祥子的个性,二是突出了北京下层人口语的特点。再如虎妞的话:“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着?你个傻骆驼!”这些话既符合虎妞泼辣、粗野的个性,也极有口语特点,京味实足。
回答者:neisheia - 举人 五级 7-20 11:24
《骆驼祥子》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骆驼祥子》一书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