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每个人每天基本都要去光顾一次到N次。可是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有了洗手间、有了抽水马桶。而在以前科技没那么发达的时候,他们的厕所是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说到马桶,对。这是古人后来发明的。而如今我们称去厕所为“洗手间”。而以前却叫便所、毛司、灰圈、茅厕、茅坑、粪坑、沃头、期)、西间、西阁(古人认为厕所应设於西方或南方)、舍后(民间厕所多设於屋后)、更衣室(唐代已有)、雪隐(宋)、溷厕、厕溷、厕屋、厕轩等等,厕所在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很多的名称。 有些对厕所的称呼,在现在看来是有点难解释的。但是有一个我想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古代的厕所会叫“更衣室”?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很牵强的跟现代“洗手间”拉上关系了。觉得一样的词不达意。其实不然,现代称呼厕所为“洗手间”是更婉转,含蓄。而以前的“更衣室”却名副其实。为什么说厕所是更衣室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上完厕所是要换衣服的。而一般进厕所也是要脱衣服的,厕所外面10多个侍女伺候着,等着里面的大人出来将新衣服给他穿上。可是这毕竟是富贵人家的专利,穷人是做不来的。 而在最早的时期,那时候还没有马桶,大家是怎么解决的呢?这就要扯到一段古老的历史。在那时候,北京城都没有厕所,整个北京城公共厕所寥寥无几。而且要求收费。所以那个朝代,如果不是碍与面子或者什么是不会进去的。而他们选择的地方大家就知道了。就如同现在在一些大街上还可以看见一些孩子的粪便。而那时的北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粪便池。很多百姓,甚至与官员都会“故人都当道中便溺”。意思就是在大街上解决。所以当时的北京城是臭气难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终于在清朝的末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北京各街道遍修厕所,不准随地便溺。而且,出现了大粪车,以摇铃为号。之后臭气就渐渐地少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而厕所的历史不光是像上诉所说那么难堪的。其实还有可惜的,因为公元前581年,有一名君主不幸掉进粪坑里摔死了。他就是晋景公姬獳。他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上厕所而摔死的皇帝。 现在我们就要说说尿壶的由来了,其实它的创意是来自汉高祖刘邦。有一天他在跟大臣们开会,由于想节约上厕所的时间,竟然找一名文官要了他们头上的一顶帽子。然后背过身后,把帽子倒过来任其“方便”。而在后世开始发明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卫生用具——可知至迟从那时起,皇帝就不一定非得同厕所打交道了。“虎子”后来变了称呼唤作“马桶”,据说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庭时,只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称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 关于皇家厕所的不同寻常之处,《世说新语》有所透露。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夕,头一回使用公主的厕所。初见时,觉得富丽堂皇,比之民间住宅都强得多,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有臭气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不多时,见厕所里有漆箱盛着干枣,只当是“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俟完事后,侍婢端来一盘水,还有一个盛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这些“澡豆”倒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来干枣是登坑时用来塞鼻子防臭气的,而“澡豆”则相当于近世的肥皂。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后,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此时所用的厕所实在是太好了?想象那种所有人满街找厕所的情况,只能说一句。生活在现代是我们的幸运。对于中国古代的厕所没有搜索到。现在就来发一些古罗马的厕所。他们当时的情况也十分的有“看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