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形象,指的是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包括人物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已,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客观人物形象)和物象(或意象);鉴赏,指的足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感受、理解、鉴定和欣赏,并作出自己的评判。 l.问答题。针对诗歌中的形象提出问题.要求鉴赏诗歌形象。这足近年高考的基本考查形式。 2.选择题。给出涛歌形象的若干鉴赏选项.要求选出鉴赏止确(或错误)的项。有时也采片用多选的形式,这个题型常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3.填空题。要求填人诗歌的形象或诗歌形象的特点。 技巧一:整体感知,勿一叶障目 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象或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答题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每一个形象,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感受和理斛。另外,还要注意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例如,【2010·福建卷】考查了郭祥正的《访隐者》,第二小题是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题时.就要从整体把握全诗.先把诗歌中的苍壁、寒五、泉石、山翁、酒、残花等意象都找出来.然后再加以归类,在此基础上把握住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形象特点。 技巧二:捕捉形象(意向)的特点,理解诗情 诗歌是形象的表现和形象的艺术。鉴赏诗歌形象.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捕写.要注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捕写,要注意理解形象(意象)的特点,要注意体会形象营造出来的意境和氛围。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形象及其内涵。例如,【2010·江西卷】考查了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第一小题是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题叫,首先要联系所学诗歌子规这一意象的常见寓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诗中山村、落日、梦、兵马等形象的特点.才能准确回答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悲伤等含义。 技巧三:了解传统审美习惯,迁移意象内涵 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审美习惯。某个形象具有怎样的内涵、怎样的寄托、怎样的情感象征,这些都需要整理、归纳、识记,并在鉴赏时主动应用。例如,【2010·江苏卷】考查了王昌龄的《送魏二》,第三小题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从潇湘月、清猿、梦等儿个意象的传统审美内涵人手,通过理解这儿个意象表现出的凄凉、哀愁、孤独之意.进而体会意象背后传达出的惜别之情。 技巧四: 寻象取意,把握意境 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阅读和鉴赏山代诗歌.一定要通过作品的形象.进人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外进行鉴赏评价。例如,【2010·课标全国卷】考查了江总的《雨雪曲》,其第二小题的第二问是这首诗表现丁成卒什么样的情感,做此题时,要先把握住颈联和尾联中残破的旗彩、低哑的鼓声、无边的愁云、渺远的回家路等形象.通过体会这些形象所营造出的荒凉、凄迷、愁苦的意境,进而推导出戍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