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想接受儿子已经长大的事实,恐惧自己的位置被儿媳妇“夺去”,于是拼命“夺回”应有的位置;而儿媳妇又全力捍卫自己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与婆婆展开了抗争。 婆婆之所以会对儿子如此“关注”应该有深层原因。比如她自己的婚姻不幸,或因为老伴早逝等原因受到波折,慢慢就把自己的情感,全心放在培育儿子身上。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儿子成了她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儿子结婚成家,本是她最希望的事,但看到儿子和媳妇过自己的小日子,她心里又怕失去儿子。 依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历“二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孩子的分娩”,第二次分离是“孩子长大结婚”。如果母亲本人的心理不成熟或情感曾经遭受过挫折,如离婚、单亲、老公背叛、家庭意外事件等,都会让母亲情感失衡,转而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全神贯注着孩子的每个动向。这样的母亲,由于将过多的“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其实对孩子反而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和期许。这样的母爱让孩子也很痛苦,有的孩子还因此形成“依恋型人格”或“畏缩型人格”——在母亲掌控下不能独立或独立能力很差。 要改善“婆媳关系”,婆婆、媳妇、儿子三方都需要努力。婆婆爱自己的儿子,媳妇爱自己的老公,双方目标是相同的。婆婆应当把媳妇当自己的女儿看,不要认为媳妇是“人家的姑娘”。媳妇应当理解婆婆的心理,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尽可能体谅老人的艰辛经历,包容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同时,媳妇一定要意识到,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永远无法替代他母亲的分量。当和婆婆有矛盾时,千万别犯和婆婆“争老公”的低级错误。当然,男人也要学会斡旋婆媳关系,平时要多在母亲面前表扬妻子,多在妻子面前说母亲的优点。现实生活里有许多婆媳关系不和,其实是“笨儿子”造成的。 影响婚姻幸福及家庭和睦的诸多因素里,婆媳关系仅次于婚外恋,有人将之戏称为影响婚姻质量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家庭内战的一大诱因。婆媳关系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只要两代人共同认知到亲情关系完全可以人为去努力改善,矛盾是可以用智慧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