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与白居易同时代的才子,著有《会真记》、《莺莺传》。元稹的才情是不可否认的,《离思》五首中的一首,千百年来在世间流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同时,元稹也是始乱终弃的代表人物,一个不顾一切为爱献身的女子与一个薄情寡幸现实势利的男人,写就了一段托付与辜负的故事。 元稹深慕莺莺,约见她,却遭她拒绝叱责,禀明自己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轻浮女子。元稹相思成疾病卧床头,莺莺其实恋其在心,见心上人病得严重遂不顾男女之防与之同居照顾他,元稹深受感动。不久,元稹赴长安追求功名,现实的他很快结交京兆尹韦大人,并娶韦的二女儿为妻。元稹功成名就后虽然忘不了莺莺,但他们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元稹婚后去看过莺莺两次,莺莺很痛苦,却并不拿自己的付出与牺牲作要挟。不久,莺莺嫁人了,生活得也幸福。这时元稹却妒火中烧,前后去找过莺莺两次,说是要弥补以前所亏欠的。当然,莺莺拒而不见,并答诗一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元稹的人品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抛弃莺莺太为可耻,他却称莺莺为“天生尤物”,不祸己便会祸人,他说自己是普通人,不能承受妖女的诱惑。元稹的无耻和他的才情一起留在了历史上。事实上,他的事业取得了成功,但他过得并不幸福。对于莺莺,他怀有深刻的爱意,这点并不是自己否认便能蒙蔽世人的。 无论如何,元稹和莺莺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故事。但是今天,元稹和莺莺的故事仍然不断地在上演。男人,请不要再让莺莺伤心;女人,愿你们永远都不要遇见元稹。
元稹的诗与西厢故事
在唐代诸多诗词大家中,知道李杜白的人应该多不胜数吧,但知道元稹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不过提到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那又无人不知了,其实王著的《西厢记》故事的来源,正是元稹的那篇带有传奇色彩的《莺莺传》呢。
《莺莺传》实际上是元稹年轻时的一段亲身经历,只是故事男主人公的姓名换成了张君瑞罢了。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唐贞元年间,一个年轻的书生张君瑞进京赴试,途经蒲地的普救寺,恰遇一崔姓贵孀携女崔莺莺归长安,就下榻在该寺中。当时驻军将领浑瑊在蒲地去世,失去管束的部下便四处劫掠扰民。崔家显富且携带漂亮的女儿,崔夫人惧怕遭劫正惊惶失措。张君瑞与蒲地的另一位将军是好友,便请来一些军队保护崔家,让她们得以安全度过。后新将上到任,乱军归营,地方才安定了下来。崔夫人设宴答谢张君瑞,席间张见崔家小姐莺莺美貌动人,便爱上了她,便托小姐的贴身丫鬟红娘多次向莺莺致意均无下落,后来红娘告诉他说小姐爱诗词,张君瑞便提笔写下了这首七绝托红娘转交小姐。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次日红娘带来一彩笺,上有莺莺的诗一首: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揣摩诗意,以为莺莺邀他晚上翻墙幽会,去后被莺莺严肃地批评了一番,张生失望而回,遂而郁郁地病了起来。过了几天,红娘突然领着崔小姐来探望他了,张生羞得抬不起头,病立时就好了。两人此后偷偷来往了月余,后张生要进京赴考,便与莺莺相约取得功名后娶她。不料张生两次都没有考取,只得滞留长安不归。两年过后,张取得功名并未如约来迎娶崔莺莺,而崔这时也嫁作他人为妇了。后来张生经过崔的夫家,便托名崔的表兄求见被莺莺拒绝,张生有些生气了,莺莺得知后作了一首诗交予他。
寄诗(绝微之)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诗中所提之微之正是元稹的字,绝便是断绝往来的意思。越数日张生将走,莺莺又赋诗一首谢绝张的探望。
告绝诗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那么元稹没有娶崔莺莺为妻,他娶的又是何人呢?原来元稹在贞元十八年他二十四岁时,娶的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韦丛。元稹当时的官做得并不大,只不过是秘书省的一个校书郎罢了,官很小收入也相当菲薄,生活自然很穷困。但韦氏很贤惠,她虽然出身富贵名门,却从不抱怨丈夫贫穷,还能勤俭持家。七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四年,元稹做到了监察御史一类的高官了,而韦丛却因劳累成疾而去世,时年二十七岁。为了追悼亡妻,元稹写了很多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那首《离思》了。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
作者:
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渗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曲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偏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