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矫正幼儿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4-12-17 19:57: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不良习惯应加以矫正, 在矫正幼儿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赞扬为主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幼儿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因此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幼儿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幼儿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幼儿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幼儿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比如对好动的幼儿可以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老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对好静的幼儿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教师更应立即称赞。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效果?试试就知道了。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幼儿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教师的注意,这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过程中,要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使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中增强改正不良习惯的信心。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改掉不良习惯。二、认真对待第一次当幼儿某种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出现时要认真对待。如第一次打小朋友或拿别人东西,要非常严肃地先告诉他这样不对,同时认真地告诉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教给幼儿合适的行为标准幼儿的行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矫正的极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幼儿合适的满足自己欲望的方法。比如幼儿拿其他小朋友或幼儿园的玩具回家,这种情况下要告诉幼儿: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经过别人同意,玩一会以后要还给人家。幼儿只有知道了正确的行为,才不会再出现错误的行为。四、教师要做幼儿的表率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随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幼儿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幼儿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幼儿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幼儿处于模仿性强和是非辨别能力很低的阶段,家长和教师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五、客观深入进行幼儿的心理分析幼儿犯错误后,常带有消极心理定势,对教师常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劲地批评,可能导致幼儿不但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加剧教师幼儿间的对立情绪。这时候,教师首先要压住心头的火,冷静处理,对事情要做全面客观的调查,听取幼儿的自诉,并允许他进行申辩。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客观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六、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当确定要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目标之后,也许会觉得他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全部解决完,但必须控制急躁情绪。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等这问题解决了,再转移到其他问题,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七、适当增加刺激,及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不良习惯往往是无意识的行为,所以教师常发现孩子“屡教不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好问、好动的特点,及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如出现幼儿吮手指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引导幼儿观察某一种物体,或参加某一游戏活动,及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良习惯。八、通过故事、儿歌、童话等文艺作品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幼儿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一味要求他改正不良习惯而不讲清为什么要改正幼儿会出现逆反心理,使不良习惯得到强化。因此,发现幼儿的不良习惯,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针对性地讲一些故事、童话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比如,幼儿喜欢挖鼻孔,可以讲“猎八戒的鼻孔是怎样来的”,让幼儿通过这个夸张的故事,明白挖鼻孔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他改正的愿望。九、注意幼儿的细微进步 幼儿的毛病不可能一下子改掉,也不能操之过急,逐渐地实现改变孩子的行为。如果要求幼儿一下子过高标准,幼儿达不到将会失望,情绪也受影响,与其这样双方都垂头丧气,不如肯定幼儿每一点细微进步,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和个性进行习惯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在园里,老师一边教一边帮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家长也应该配合教师的工作,协助幼儿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什么事都一手包办。十、一贯性原则合理的要求已经提出就必须坚持,做到有始有终,不能一天打鱼,三天晒网。俗话说:贵在坚持。古人曰:“锲而不舍,尽是可镂”,持之以恒,方可成功。教师和家长都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定下规矩后,就要求幼儿遵守,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幼儿定能养成良好习惯。如果在纠正不良行为过程中,看见幼儿哭闹撒娇就退缩,幼儿就会很快掌握你的弱点。说话不算数的教师与家长在幼儿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幼儿也不会重视你的要求,他们只知道又哭又闹地抵抗一阵子,教师与家长就会让步。所以教师与家长一旦采取合理的措施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下一个问题就无法实现。这样一来,幼儿知道再闹也没有“好结果”,最终只有乖乖听话,所以一定要说到做到。 纠正幼儿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加强家长与老师的联系,随时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需要及时巩固和反复的训练,让“他律”变成“自律”,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方法,引导幼儿纠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