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等,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但他们出发点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移民;有的是为享受西方先进的教育;有的只是为了镀金;有的是因为国内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出路;有的没有考虑更多,只是认为出国留学,增长见识是个好事……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出国留学,达成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究竟,这与家庭的海外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如果小学或初中阶段出国,小孩自理能力有限,家庭在国外有可以寄托的至亲。但是学习几年后再转回国读书是不可行的了。中国基础教育重视知识和技巧,西方重视方法和能力,学生中途回国后的学习进度和难度都会跟不上,学习方法也不能适应,孩子会很痛苦。有个案例,有对博士夫妻被公司安排出国短期工作,他们把小孩也带在身边,孩子在国内比较调皮,成绩一般,出国后在学校成绩优秀,经 常受到老师表扬,认为他的数学特别出色。三年后这对博士夫妻回国,小孩该上9年级了,转入某校,入校测试时,学校认为他的数学只有7年级的应试水平,不能读9年级。小孩也完全不习惯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的学习方式。不得已,这对博士夫妻只好把小孩重新送到国外。 小学或初中阶段留学,在语言上,英语会超过汉语,成为他们的第一语言。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就出国的,汉语日后可能存在交流问题。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会对他们产生根本上的影响,他们对家庭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完全西方化,很难再认同东方的人情世故、行事准则等,与父母价值观上的冲突非常大。虽然假期孩子可以回国加强汉语和东方文化学习,但指望孩子长大后回国工作和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文化上完全成了外国人。做父母的要有思想准备。 高中出国留学,选择在高一或高二学期结束时比较好,没有必要读高三,因为国内高三是对高一高二内容的全面复习,浪费一年。出国后申请国外大学,还要进预科班学习,这差不多也要一年时间。这个时段有了国内基础教育相对扎实的应试底子,在国外的考试中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国外中学都设有升学指导中心,大学申请的程序就不再劳家长操心了。 高中阶段出国留学,学生对东西文化上都有认同,东西方两种思维都有。西方元素会多些,他们能完全适应国外的生活。这阶段出国,一定要有意识地提前学好英语,特别是在听与说的交流方面,国内英语应试教学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高中段出国,可在国外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学习期间还有很多实习的工作机会,获得经验。毕业时,学生对国外的工作与生活有了详细的了解,毕业后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定居下来并不困难。 如果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出国读研究生,或者读“二加二”的模式,即国内两年,国外两年,也是一种选择。这阶段的人在文化上基本成型,虽然在国外能幸福生活,但文化的根在中国。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溶入西方社会的,学成后回国工作生活的人也比较多。 我有一位老师,在国内大学做讲师时 由于年青时的义气,对社会不满而出国,而且十多年一直没有回国。有一次偶然机会,她来到了波士顿的唐人街,站在中国牌坊前,只现牌坊正上方写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那是中国人的世界观,背面也写着四个大字——“礼义廉耻”,那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她顿时伫足,久久凝望,百感交集,泪流满面。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她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她从来就没有变成美国人,她发现了自己文化的根。她明白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根本不是一回事。她用了好长一段时间去研究中国文化,终于解开了心结。再后来她经常回到国内,和许多大学进行文化学术交流。 以上所述不是一概而论,从小学谈到大学,是希望讲出其中在文化认同上反映出的趋势规律,这是可信的,而这也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是最重要的。 送小孩出国留学,两代人之间原来的鸿沟肯定会变得更大,做父母的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准备,特别是孩子在国外所做出的选择,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中国传统家长式的作风绝对是行不通的。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 老刘与同事聊天,说到了送独子出国读大学的事,他的看法是,国外也没什么好,西餐难吃,国内也不错,什么也都有,他希望孩子毕业后回国。同事却说,中国政治改革是迟早的事,不顺利的话可能会出现社会动荡,一动就是二十多年,而这正是年青人拚搏事业的时候,我们退休了无所谓,但孩子们可能会耽误了前途呵。老刘哑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