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他人照片发微博涉及侵权吗?

2024-11-24 08:14: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拍摄他人照片发微博可能会涉及侵权,需要看具体情况分析,可能会涉及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一、隐私权

第一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我国《侵权责任法》以及新颁布实施的《民法总则》明确列举出来的属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依法受法律保护。

自然人的隐私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举例来说,比如自然人的姓名、住址、电话、个人的身体特征、形象等,这些未经许可其他人都不能刺探、公开或者传播。

还有自然人的个人活动,特别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能受监视,不能被窥视,别人不能摄像、录像(当然法律上因涉嫌犯罪而被监视居住的除外)。

如果未经被拍摄者的允许进行拍摄并且将超出公共领域的私人信息在在网络上传播,确实将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

二、肖像权

第二是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对于不涉及隐私的纯肖像拍摄行为是否侵犯公民肖像权,还需要根据是否经本人同意,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该肖像等因素来考量。

三、名誉权

第三是名誉权,网络名誉侵权是指行为人在互联网上故意采用讽刺、谩骂或者捏造事实等手段,通过发布信息、跟帖留言或者评论等方法,诋毁他人声誉、降低他人的道德品质,造成严重后果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所以在各种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公共平台上通过发布他人照片,引发“骂战”“口水战”等互相谩骂、讽刺等行为都有可能构成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扩展资料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肖像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回答2:

在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拍摄他人照片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行为,需承担侵犯他人肖像权的相关赔偿。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

第一百四十九条 盗用、假冒他人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五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一条 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应适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扩展资料: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肖像权

回答3:

般来说,在网络上公布他人真实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照片,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商业机构没有通过当事人的授权而使用其照片、文字、个人信息,就已经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因此,网民发微博、跟帖或发表评论,不可逾越法律边界。

我们对于隐私权可以这么界定:任何人直接暴露在公共场合的部分都不算隐私。此外,被拍照者隐私权是否被侵害,还要看结果。

如果拍照者只是将从公共场所拍得的照片作为资料收集或自己欣赏的话,这既不违法也不侵权;如果拍照者用拍得的照片谋取了合法或非法商业利益,侵犯的是被拍照者的肖像权;如果拍照者恶意散布、诋毁被拍照者名声,侵犯的则是被拍照者的名誉权。

只有某人不愿公开的部分,又是被人偷拍的,才构成对隐私权、名誉权的侵害。比如,一个人不愿别人知道他脸部有缺陷,出门时戴上了口罩。别人趁他在洗手间取下口罩时偷拍下他脸部的缺陷,这就侵犯了他的隐私权。拍照者如故意将照片散布,就同时侵害了他的名誉权。

也有观点认为,是否侵权还要看上传图片时,有没有涉及到对被拍对象的行为进行描述,对其社会评价进行贬损。在天津的一个案件中,法院认为被告通过微博这种公开的网络平台,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指名道姓发表针对原告的不利言论,对其名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停止侵权。这就说明我们在玩微博时,要避免发表侵犯他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不当评论。当然,拍摄新闻事件或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的活动,不属于侵权范畴。

扩展资料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肖像权简单来说就是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又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

侵权认定标准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

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侵犯肖像权也作出一些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