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
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
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
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
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称分类账,是按照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
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在会计中,借贷和我们生活中的借贷不同,要区分开。不要想到没有钱了就去借或者没有钱了就去贷。会计中的借贷只是一个符号。你画个“T”字帐户吧,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资产、成本、费用科目增加时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科目增加时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扩展资料:
1丶当谈到地方债的风险控制机制时,刘尚希指出,首先,需要尽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没有科学的政府会计体系作为基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以至于整个财政风险的监控都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多少债务怎么确认都弄不明白,怎么监控风险呢?所以政府会计改革和建立政府会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
2丶其次,要尽快编制资产负债表。现在通过审计署的审计,地方债务的情况是知道了,但地方政府的资产情况还不清楚。资产情况不清楚的话,对风险的判断还会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就像企业一样,企业风险的评估要看资产负债率,是资不抵债,还是资产抵除负债以后富富有余,这是不一样的。下一步,要进一步摸清楚地方政府的资产有多少,并让地方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这对控制债务的风险和整个财政风险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3丶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框架。这个管理框架不仅仅是针对进入预算内的政府债务,不仅仅局限于财政部门,也不仅仅限于政府的债务,而应该是与政府相关的所有债务,包括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管理。只有建立了这样一套地方财政风险的管理框架,政府的监控能力才可能到位。如果说仅仅凭借几个指标进行预警,这是远远不够的。
4丶要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地方投融资机构。投融资平台不是不能用,问题是怎么用。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之间各自作为法人实体,怎么把关系理顺,"防火墙"怎么建立,这都需要建立一套市场约束的规则制度。投融资平台要借贷,首先要进行评估,评估后,借钱借不来,就谈不上其他的,这就是市场的约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刘尚希:控制地方债风险须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借方代表增加额,对应的贷方代表减少额。
资产类、费用类,借方代表增加额,贷方代表减少额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借方代表减少额,贷方代表增加额
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过一年经营(不考虑分红),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可以推推导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
二、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该等式左边的科目,借方额=增加,贷方额=减少;(借增贷减)
该等式右边的科目,借方额=减少,贷方额=增加。(借减贷增)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参考资料
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借贷_百度百科
借方代表增加额,对应的贷方代表减少额。
资产类、费用类,借方代表增加额,贷方代表减少额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借方代表减少额,贷方代表增加额
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过一年经营(不考虑分红),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可以推推导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
二、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该等式左边的科目,借方额=增加,贷方额=减少;(借增贷减)
该等式右边的科目,借方额=减少,贷方额=增加。(借减贷增)
简单来说所有会计科目跟据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这六大要素。
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
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
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
了解这种记账原则之后,余额就容易判断了,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
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
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