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少年儿童的人数是3.8亿人,人均拥有国产动画片仅为0.0012秒,而在日本,这个数字为5-8分钟,所以我们的电视部门不得不从国外花巨资购买播放权。
目前中国有两大动画片生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1993至199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年拍摄动画片约500分钟左右,数量上不能满足播放的需要,而且这500分钟的动画片并非都是精品,大好的市场白白拱手让了人。而近年,动画片生产数量直线上升,仅仅2000年一年,就完成创历史纪录的5000分钟。到去年7月10日为止,已经完成剧本6049分钟,分镜头4278分钟,原动画2147分钟,样片2560分钟,再创新纪录指日可待。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片加工国。
尽管动画产业无论从产量和参与的制作单位都处在一个急剧膨胀的时期,但是在其市场运作方面,却仍然停留在“小儿科”的阶段。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近年来在市场化的运作上花了不少功夫。一部1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只能卖到100元人民币,成本却高达30万元。作为国内老资格的动画制作单位,该厂2000年全年的销售额为2279.6万元。
《宝莲灯》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这部国产动画“大片”改变了“动画片赔钱赚吆喝”的惯例,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在当时被称为奇迹。然而当初《宝莲灯》只做了VCD、CD光碟和故事画册、笔记本等衍生产品就仓促收场。
在上海播映的《我为歌狂》投资1500万元,目前电视发行预售收入及衍生产品开发收入共300多万元。然而这些成绩和国际市场运作成熟的动画业比起来,实在是相差甚远。仅好莱坞的一部动画片投资4500万美元的《狮子王》,其票房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7.5亿美元。
原因:
目前我国动画市场还是处于疲软状态,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善,整个市场的运作环节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成熟的地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全国监播,一些电视台无视《著作权法》,盗播动画片尤其是经典老片,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此外,虽然广电总局颁布的一系列关于加强对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的规定,比如,引进动画片不得超过动画片播放总量的40%,但在一些中、小城市并没有切实落实。”
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副主任梁晓涛:“目前的国产动画片尚没有形成产业化,虽然已经有了大的进展。但是国产动画片投入产出仍然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市场。简单地说正常的市场状态是:制片人制作动画片,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在我国,则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制片人在制作出动画片后除了完成播放这个环节以外,其他环节相当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被动,不能适时参与系统循环,往往造成动画片投资行为失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第一,业内缺乏专业的营销和管理人才;
第二,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国内动画片质量上和数量上存在很大缺陷。
于是动画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人担心动画节目不能赢利而不肯对动画节目进行投入或者扩大投入,结果是节目数量少,质量次;而企业则因为动画节目的量、质不够而不愿参与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形成了恶性循环。
个人认为:
1、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动画内容上没有创新!
对于这几年的中国动画,大家都很清楚, 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宝莲灯》,全都是取自中国古代神话。而且居然一点改动都没有,观众在看 影片之前,对于剧情已是十分清楚,试问这样的影片又能吸引多少观众?没有创新,就好像一个人失 去了内心,空有一具躯壳。尽管外表再漂亮,却没有内容,观众看完影片后,什么也没得到,心灵是 空虚的。再看日本动画,虽然没有像迪士尼一样的动画效果,但是我们看了会感到心里非常充实, 们可以为它哭,为它笑,可以有思想。但是看完国产动画后却是失望,气愤。
2、其次,中国动画把观众 的年龄段搞错,他们只是以为动画永远是为小孩看的,给那些没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看的。
这只是旧 时代的看法,潮流早已改变,动画是和电影一样的,也可以做给成人看,唯一的区别只是表现手法不 同罢了。而且动画的成本还很低。可是中国人一贯的守旧习俗使得他们把小孩当做自己的观众,这也 是没有票房的重大原因。为什么青年人和成年人不能看动画?
3、配音 或是配乐是要配合动画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动画很失败。比如《宝莲灯》。它的主题曲竟然比影片的 出生年月还要早,那么到底是动画主题曲还是主题曲动画呢?此举明确的说明中国动画制作者们根本 不重视配乐,好像动画只是在看,而不是去听。而投资数额之大并不是花费在动画上,而是进了明星 们的腰包。明星的加入只是包装罢了,并不代表动画水平提高了。因为明星而去看动画的人并不是真 正的观众,那么统计一下,去看国产动画的观众只有没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和盲目的追星族们,这是 在看动画么?
4、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如果有人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堆单调的色块得意地说:"这是咱们国家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那么我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
5、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
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
6、市场化。
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孙文华指出,制约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的因素不是钱,而是市场机制和市场意识。“动画人要有市场观念,否则再有钱也是个无底洞,投进去的钱连个水花都起不了。”有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指出,国产动画要崛起,必须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国产动画片在国外动画的冲击下缺乏竞争优势,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毕竟别国的有各性。有些动画奇特,是我们国产没人坐的
在中国,动画片就是幼稚的代名词,只是给小孩看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