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孔子》有感

2024-12-20 01:38: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从08年夏天开始,介于一个偶然而又必然的机缘,我喜欢上了国学,从此《论语》、《道德经》、《弟子规》、《菜根潭》、《小窗幽记》等等国学精粹就像武侠小说一样走入了我的心界,成为了我演唱、作曲、教学之外的一种业余爱好,今天又在一位兄长的推荐下去影院观看了刚刚上映的《孔子》,感慨万千,谨以此文祭拜孔子。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气度,临喜临忧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影片中的周润发把这些圣贤之人所具有的品行表现得恰到好处,而整个影片的制作又不失潇洒的气度和时代感以及大手笔,并且电影配乐也是可圈可点,回味悠长,所以我认为把这部影片称之为上乘之作一点都不为过,世人不仅仅可以从中享受到大影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艺术美感,还可以从中收获到宝贵的人生秘密。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既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又有潇洒的表现风度,就像大自然既有冬天的收藏之气,又有春天的勃发之意!

影片中有很多个场景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当孔子看到当权者只懂得用酷刑来统治人民的时候,他的进谏正是体现出了清代李毓秀在《弟子规》当中所总结道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势力来征服他人,能征服得了面却征服不了心,并有可能会为今后埋下“揭竿而起”的隐患,但是如果能够以理服人,那被征服者就无话可说了。在这条主线上从头到尾又反映出了孔子的“教化”主张:“君子不会苛求他人毫无过错,但是却会用各种办法努力去帮人改过!”

当孔子受到鲁国“玉玦”驱逐,在鲁国走投无路投奔卫国之时,卫国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这时孔子无语,但是从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当中,我解读出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君子尊贤而容众”,南子又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 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么解释?” 孔子答曰:“诗经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面对孔子的圣德,最终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这样的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
孔子被鲁国驱逐而周游列国过着风餐露宿、以琴代食的生活,但依然不失圣贤本色,在郑国被形容做“丧家之犬”时,他乐呵呵的接受并自嘲了一把,正是体现出了“君子无论是在逆境还是在顺境当中都能够泰然处之”的通达!

孔子虽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2500多年了,但身虽死而魂永存,孔子的思想至今都在令我们受益,也是这个浮躁时代中可以化解诸多烦扰和纠纷的一剂良药,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部指南针!

然而我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也听到了一位女性观众发出了“令人为之遗憾”的评语,她竟然说她不相信孔子真的会有如此圣贤,更不相信这个时代的人们肯向孔子学习!她的言行让我想到了《舌华录·冷语》中的一个定论: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人满腔杀机也!
— —— 赵迎 农历己丑年岁末

回答2: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