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耐心看看这个典故,权当解闷,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西晋的名将周处年轻的时候,力气过人,性情蛮横,因父亲早死,无人管教,常与人斗殴闹事。当时,周处家乡宜兴的太湖长桥下有条蛟(鳄鱼),南山有只老虎,一起危害百姓,因此人们把它们连同周处在内称作"三害"。后来有人耸动他去射虎斩蛟。目的是让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就先入南山射杀猛虎,接着又下长河,搏蛟三天三夜,顺水漂流而去。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被蛟吃掉了,四处相告,拍手庆贺三害去了两个。这时周处居然斩蛟回来了,知道乡亲们憎恨自己甚至超过虎蛟,后悔不迭,从此决心悔改。他就去找当时西晋有名的学者陆机、陆云兄弟。并说"我很想改正自己的错误,可年纪大了,恐怕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回答说:"古人云'朝闻道,夕可死矣'(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甘心)。何况你年纪尚轻,前途还很远大。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从此以后,周处就立志改过,努力求学,最终成为晋朝一代名臣。 如果你喜欢传统文化的话,建议你去听听京剧《除三害》,历史典故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更有感染力。
古代的先贤认识到错误是不能挽回的,所以在造字的时候给“错”字加了一个金字边,意在说明错误是像金属一样牢固不可挽回的。不过古人又在旁边加了一个“昔”字,意在让后人知道错误是过去的事,希望后人吸取教训,放眼未来。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也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无非是希望后人能够改过自新,重视今后对自己的约束。古人的智慧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人无论学习到什么程度,面对神秘的自然和复杂的社会都是显得渺小无知的。认知新事物的时候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最能说明这一道理的事例就是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过程。可能千万次的试验也未必得到真理。相形之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时失误也就不值一提了。但是科学家们试验失败后会认清错误继续下去。我们犯错误后也要吸取教训重新开始。如果一味气馁沉沦,那才是亲人朋友最不希望看到的。在这个人性浮夸孤傲的社会中,能够认识错误愿意虚心改正这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精神。所以希望你重新振奋,再接再厉。
最后写了一首诗送给你:
败子回头似拾金 莫学纨儿空费银
从今读书须发奋 改面更头学好人
愚直之言,言语唐突,若有冒犯,望乞海涵。但是拳拳之心,希望兄弟能够明鉴
主要还是看对方于你的重要性,再看看犯错是对方必然的行为还是不小心犯下的,结合对方认错的态度与行为是否一致,再考虑考虑吧
一次给 一次以上就不给了 。
可给可不给,关键是你是否还信任他
该只要他能认识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