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的古意和今意分别是什么

2024-11-24 01:36:4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闻  闻 诊  1.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  喷嚏、呵欠、肠鸣等。  ●嗅气味: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病室的气   味。  2、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化中产生的。所以通过闻声和嗅气味的异常变化便可诊察疾病。  3、闻诊的历史沿革:  ① 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以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声音、语言、呼吸等来判断疾病的过程中正邪盛衰状态。  ③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以病人语言、咳嗽、喘息、呕吐、呃逆、肠鸣、呻吟等作为闻诊内容。  ④后世医家已将病体气味及排出物气味等列入闻诊范围,从而使闻诊从耳听扩展到鼻嗅。  第一节 听声音  听声音是指听辨病人的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呕吐风脏腑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异常 声响,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的诊病方法。  听声音的内容: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气、肠鸣等。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流通过空腔、管道、器官产生振动而形成,受肺、喉、会厌、舌、齿、唇、鼻等器官调节。  一、 正常声音:人的正常声音:发声自然、声调和谐。  二、 病变声音  (一)声音  1.声重:语声重浊多属外感风寒  2.喑哑、失音:语声嘶哑者为喑哑;语而无声为失音。  ●新病喑哑或失音—实证—外感风寒或风热或痰湿壅肺—金实不鸣  ●久病喑哑或失音—虚证—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金破不鸣  妊娠后期出现喑哑或失音,称妊娠失音(子喑)  3.鼻鼾:熟睡时或昏迷时喉鼻发出的一种声响。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好。体胖、年老之人较常见。  4.呻吟: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多为身有痛楚或胀满。呻吟高亢有力为实证,久病呻吟低微无力为虚证。  5惊呼:突然发出的惊叫声。多为剧痛或惊恐所致。小儿阵发惊呼多为惊风。  痫病发作喉中发出如猪羊鸣叫的声音,多因风痰随气上逆所致。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疼痛,或心脾有热,或食积、虫积、惊恐。  (二) 语言  1.语声强弱  声音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属实证、热证。  声音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属虚证、寒证。  2.语言错乱  谵语: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为“谵语”或“神昏谵语”多属热扰心神实证。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精神萎糜,为“郑声”,多为心气内损、神无所依的虚证。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便止,抑郁沉闷,为“独语”多属痰气郁闭,多见于癫证。  错语:“言为心声”、语无伦次、对答错乱,多属心的病变。  呓语:睡梦中说话,吐字不清,意思不明的症状。多为心火、胆热或胃气不和所致。  狂言:兴奋躁妄、骂罢号叫、不避亲疏,多是痰火内扰之狂证。  语言蹇(jian)涩:多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三)呼吸  闻呼吸是诊察病人呼吸的快慢是否均匀通畅、以及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等情况。  呼吸异常多见于肺肾病变:一般以气粗为实,气微为虚。  病态呼吸包括喘、哮、短气、少气、上气等。  1、 喘:即气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  抬肩、不能平卧者。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所致。  虚:喘而无力、声低、气怯、动则喘甚、但以引长  喘: 一息为快者。多由肺肾气虚,气失摄纳所致。  实:发病急骤、呼吸深长、喘息气粗、声高息涌、  惟以呼出为快。多因外邪犯肺或痰浊阻滞,肺  气不得宣降所致。  2、哮:呼吸急促似喘、喉中有痰鸣音者(关键在于内伏之痰  为诱因触发所致)  冷哮:喘促喉鸣、吐痰清稀而白  哮 : 外邪犯肺,引动伏饮所致。  热哮:喘促喉鸣、吐痰粘稠而黄  痰热壅肺、气道不畅所致。  (3)上气 呼吸气急,咳嗽,气逆喉间,称为“上气”。若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者,为痰饮内停胸膈。伴见呼吸急迫,咳喘痰多,恶寒发热,面目浮肿者为外邪袭肺。若上气伴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五心烦热,盗汗者为阴虚火旺。  (4)短气 指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即呼吸浅促。实证见于水饮停胸,则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虚证为肺气不足者,见腹濡满而短气,伴自汗少气乏力。成无已《伤寒明理论·短气》:“大凡心腹胀满而短气者,邪在表而为实也。腹濡满而短气者,邪在里而虚也”。  (5) 少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声低,虚虚怯怯,气不足以息。即呼吸表浅而无促。主诸虚不足,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常伴神情倦怠,面色无华,语声低微等症。  、咳嗽  咳嗽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其中有声无痰谓“咳”,有痰无声谓“嗽”,有声有痰谓“咳嗽”。现临床上统称为“咳嗽”。《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除与肺的关系密切外,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亦能引起咳嗽。根据咳嗽的声音和兼症的不同,可辨病之寒热虚实。  (1) 咳声辨寒热 咳声重浊,咽痒则咳,痰色白,鼻流清涕,恶寒无汗,头身痛者为风寒咳嗽;咳声不扬,痰黄稠,发热胸痛者为燥热咳嗽;干咳痰少,口干咽燥,咳声清脆者为燥咳;咳声紧闷,痰多易出者属寒湿。  (2) 咳声辨虚实 一般暴咳声哑者为实,久咳声低者属虚。肺脾气虚咳嗽多伴有痰多稀白,声低气短,食少便溏,面色淡白,自汗畏风,脉虚无力;肾不纳气之咳嗽多伴有喘促,呼吸困难,痰清稀,面浮气短,劳则尤甚,舌淡胖;肺肾阴虚则久咳不已,痰少而粘或咳血丝痰,伴声嘶口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肝火犯肺,则见咳嗽阵作,痰黄稠,甚或咳血,伴烦热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3) 顿咳 即百日咳,或称作“鸡咳”、“时行顿咳”等。表现为咳嗽阵发,咳时连声不绝,伴气急面红,终止时作“鹭鸶样叫声”。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病程较长,多由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所致。  (4) 犬吠样咳嗽 见于白喉或喉痹病。如咽喉有白色伪膜,坚韧难剥,为白喉病,常伴高热声嘶,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爽者多为喉痹病。  5、呕吐、嗳气、呃逆呕吐、嗳气、呃逆均为胃气上逆所致。  (1) 呕吐 又可分为呕、吐、干呕。其中有声有物称为“呕”,有物无声者称为“吐”,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一般新病呕吐属实,其势猛,声响有力;久病者多虚,其势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少臭。实热证呕吐势猛,声响有力,吐出物稠浊臭秽。多因热邪犯胃或饮食不节或不洁而致;热扰神明者,呕吐呈喷射状;霍乱病则吐利并作;反胃病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胃阳亏虚,或脾肾阳虚,不能消谷所致;口干欲饮,饮后则吐,为水逆,见于太阳蓄水证或痰饮病;肝气犯胃,则见恶心欲呕,胸闷胁痛,口苦脉弦;胃痈则呕吐脓汁腥臭。  (2) 嗳气 古称为“噫”。指气自胃向上出于喉间而发出的沉长之声。若在饱餐后或饮汽水,偶发嗳气,而无其它症状者不属病态。若嗳气酸腐,兼胸脘胀满者,是宿食不化,胃腑气滞所致;若嗳气声响频作,得嗳与矢气则脘腹宽舒,属肝气犯胃;若嗳气低沉,无酸腐气味,伴纳呆口淡,为脾胃气虚,胃虚气逆所致。  (3) 呃逆 唐代以前称作“哕”。呃逆是指咽喉间呃呃有声,亦属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新病呃声高亢,短而有力,属实热,多为胃火上冲而致;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属虚寒,是脾胃虚弱虚气上逆之故;久病呃声频频,声低气怯,伴神昏或精神萎靡不振,为胃气衰败之候。  6、太息  太息是指一次以吸气为主的深呼吸,为气虚之象;叹息是指病人情绪抑郁时,因胸闷不舒而发出的嗟叹声,为肝气郁结之征。  7、喷嚏  喷嚏是由肺气上冲于鼻而发出的一种短促的声响。若喷嚏频作,伴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头身痛者为外感风寒。外邪郁表日久不解,忽有喷嚏,为阳气来复,病情好转之兆。若因异物或刺激性气味等引起的,属生理现象,不属病态。  8、肠鸣  腹中漉漉作响,称为肠鸣。若肠鸣声大如雷,频频发作,伴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大便稀溏者,为脾胃寒湿所致;若肠鸣伴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臭秽者为大肠湿热;若肠鸣伴脘腹隐痛,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嗳气喜太息者为肝脾不调;若肠鸣伴泄泻,腹痛隐隐,得温则减,腰膝痠软,形寒肢冷者为脾肾阳虚所致。此外,若其声在脘部,如囊裹水,振动有声,行走或以手按之,其声漉漉下行,为饮停于胃。不属肠鸣的范围。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37.htm

回答2:

闻 wén

【释义】①听见:耳闻目睹,听而不闻,百闻不如一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趣闻。③用鼻子嗅:闻到了香味,气味真难闻。④有名望的人:闻人,闻达。⑤名声:丑闻,秽闻。⑥姓。

【闻风而动】 #wén fēng ér dòng 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形容很积极。

〖例句〗献爱心慈善捐款活动一开始,各行各业闻风而动,积极响应。

【闻名】 #wénmíng  ①听到名声。②有名:闻名天下。

〖例句〗中国的万里长城是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闻所未闻】 wén suǒ wèi wén 从未听过,形容所闻的事物十分稀罕。喻指事物、音信等新鲜、奇特。

〖例句〗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讲一些我闻所未闻的奇人奇事。

闻 <动>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回答3:

都是听
当然做题的话,今义是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