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清末,清廷决定,改革东北地区的管理体制,实行行省制。1907年4月20日(清光绪三十三年3月)4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3万人。省会齐齐哈尔城。省以下分设府、厅州、县,并设道区分辖。1908年8月(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裁撤墨尔根、呼伦贝尔、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将呼伦贝尔、瑷珲两处改设呼伦、瑷珲兵备道。1911年(清宣统三年),黑龙江全省共设3道(兴东、瑷珲、呼伦)、7府(龙江、呼兰、绥化、海伦、嫩江、黑河、胪滨)、6厅(讷河、瑷珲、呼伦、大赉、肇州、安达)、1州(巴彦)、7县(兰西、木兰、余庆、青冈、拜泉、大通、汤原)、4旗(后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依克明安)。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黑龙江行省及其行政区划仍旧。不久,裁撤黑河府、兴东道,添设呼玛厅、萝北厅设治局;将瑷珲道移至黑河改为黑河道,呼伦道因叛乱被废止。1913年按照全国“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的统一规定,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的建制。1914年按照《省官制》的规定,全国各地方以省为名,不再称行省。同年增设龙江道和绥兰道,加原黑河道全省共分3道、23县、5设治局、4旗。随着垦荒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相继增设了一大批县和设治局。1929年2月,裁撤道区,改为省、县两级制,由省直接辖县。至1930年,全省共42个县(其中一等县15个,二等县11个,三等县16个)、11个设治局、4个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施行殖民统治,逐步把省划小。1932年12月和1933年1月,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和雅鲁、布西、索伦3县(局)分别划为兴安北分省和兴安东分省。1934年12月1日,又将黑龙江省分割为龙江省和黑河省。1939年6月1日,从龙江省和滨江省各划出一部分县设置北安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行划分东北行政区域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大连、哈尔滨两个中央直辖市。为开辟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立即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1945年11月,将原北安省和黑河省合并为黑龙江省,11月13日宣布成立省政府,驻北安县城。全省共辖北安、德都、克东、克山、拜泉、依安、明水、望奎、海伦、通北、绥棱、绥化、庆安、瑷珲、孙吴、逊克、呼玛、乌云、鸥浦、漠河20个县。1946年经过调整和增设,增至26个县,并设立龙南专区和黑河专区。1947年2月2日,黑龙江、嫩江两省在齐齐哈尔举行合并会议,决定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政府驻齐齐哈尔市。同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黑嫩省重新划分为黑龙江、嫩江两省。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重划东北行政区划令》,将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原嫩江省所辖的扶余、乾安两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将松江省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5月15日,黑龙江、嫩江两省机构正式合并,黑龙江省会设于齐齐哈尔市。全省共辖1市、41县(旗),总人口552万人。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省会设于哈尔滨市。8月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在两省合并的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属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镇赉、开通、瞻榆等南7县划归吉林省(同年9月15日,正式移交吉林省),在西部和东部地区分设嫩江、合江专区,加原黑河专区共3个专区,分辖一部分县(旗),实行省直辖和专区辖县并行体制。新的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北、东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全省共辖3专区、5市、64县、2旗、1矿区,总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250万人。1956年增设绥化专区和牡丹江专区。1958年撤销绥化专区,设立松花江专区,省不再直接辖县。1964年6月,将伊春、安达市改为伊春、安达特区。同年8月,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设立大兴安岭特区。1965年5月,恢复绥化专区。到1966年底,全省共辖6个专区、2个特区、8个地级市、65个县、1个县级特区、58个市辖区(镇),全省总人口2198万人。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呼伦贝尔盟(共2市、12旗)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2月14日撤销伊春区,恢复伊春市,将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
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设市标准,先后将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县改为县级市;为进行市领导县的试点,先后撤销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嫩江地区,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到1992年底,全省共辖松花江、绥化、黑河、大兴安岭4个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大庆、七台河10
个地级市,绥化、北安、黑河、五大连池、安达、肇东、阿城、同江、双城、尚志、富锦、铁力、密山、海伦、讷河、海林、绥芬河17个县级市,呼兰、宾县、五常、延寿、方正、依兰、巴彦、木兰、通河、庆安、绥棱、望奎、明水、青冈、兰西、肇州、肇源、林甸、泰来、龙江、甘南、富裕、拜泉、依安、克山、克东、德都、嫩江、宁安、穆棱、林口、东宁、鸡东、虎林、勃利、桦南、桦川、汤原、集贤、宝清、友谊、饶河、抚远、绥滨、萝北、嘉荫、逊克、孙吴、呼玛、塔河、漠河51个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0个地级市分设63个市辖区,并皆实行了市领导县体制;大兴安岭地区除辖3个县外,还直辖4个区(县级)。
主要原因的因为 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管理的南满铁路 沈阳是中心轴点 因为沈阳是东北地区交通陆路的中心城市 出东北进东北是最近的延展中心。当时修铁路那是非常劳民伤财的工程。所以不会修弯路。弯路多了成本是很高的。
1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的时期的吉林省的省会是 吉林省吉林省 (吉林省就是因为吉林市得名)因中东铁路修在了吉林长春,而搬省会到了长春。
2清朝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包括了 现在哈尔滨全境的百分之六十土地是隶属吉林省管辖。当时民国的省会是齐齐哈尔市。后因中东铁路修到了哈尔滨不断发展才逐步人多了起来 建国后50年代黑龙江省会移到了哈尔滨废齐齐哈尔。
3沈阳市在清朝时期是东北地区最高行政城市 南京设立应天府 北京设顺天府 沈阳设立奉天府。清朝到民国 辽宁省名为奉天省 沈阳名为奉天市。张学良东北易帜后 改奉天省为辽宁省 以为辽河两岸永安宁。
4东北地区最早建成的城市是 辽宁省辽阳市。这个城市曾经是唐 明 清 关东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最多的汉民城市。
5 省会来说 建市最早的是沈阳市 。相对长春市和哈尔滨市还有大连市 建市比较晚。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辽宁辽阳市
看地图大家就明白了 为什么 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 这四个城市是在一条线上?就是因为100多年前的沙俄中东铁路(日本人叫法 南满铁路——北满铁路)。中东铁路是沙俄占领大连时期修的 日本人跟沙俄抢在东北地区·····日本人胜了····日本继续修建这条铁路···才有了 南满铁路叫法·····
插个题外话:在清末 及伪满洲国的溥仪时期 中东铁路有从 北平(北京)----奉天(沈阳)——平壤 的路段。 也有 大连 ——沈阳——长春——哈尔滨——俄罗斯的路段。这条路段还没有废除。可以买票。不过要有过境签证!办俄罗斯的护照。
在清朝时期,黑龙江省的省会原本是齐齐哈尔,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哈尔滨的发展和地位的提升,其逐渐成为了黑龙江省新的省会。
具体来说,哈尔滨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其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中心地带,同时又靠近俄罗斯,这使得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此外,哈尔滨还拥有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重要铁路线路的交汇点,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和影响力。
另外,齐齐哈尔虽然也是黑龙江的重要城市,但其地理位置相对偏北,不利于整个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相比之下,哈尔滨更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且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这使得其更适合作为省会城市。
总之,哈尔滨取代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交通优势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所决定的。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