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听来,它们都是高雅的声音,把战争和艺术等同,表现“我”思想的麻痹。 2.受学校军国主义教育的毒害 3.不同。“我”是在纳粹军国主义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战争,“我”是支持并且欢迎的,在轰鸣的炮声中,“我”想到的是“多么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可能会镌刻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其实,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其实也代表了当时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精神状况,这正是纳粹德国愚弄人民的结果;而安妮是被德国纳粹迫害的,因此对于战争她是憎恶的,并且由于身处被压迫的底层,她对战争的思考更加深刻。 4.认同。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部分政客资本 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这样的具体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对手 无寸铁的人民进行屠杀等这些行为并不是政客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如选段(一)中的成千上万个“我”。因此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安妮的思考是深刻的。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的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5.对他们在战争中遭遇的一切表示同情;对索科洛夫坚强的意志的赞扬;希望凡尼亚长大后也能如此坚强,并克服各种障碍。 6.在战争中,最不幸的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的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凡尼亚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