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均是按照谨慎性要求处理的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肯定是的
(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通常对于一些电子设备或者受腐蚀严重的固定资产采用此方法,原因在于,受到损坏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者被淘汰的可能像比较高,如果不采用加速折旧,账面上资产可能无法反映其实际的价值。所以属于谨慎性要求处理
(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通常只有在开发阶段才可以形成无形资产,其原因是,研究阶段往往只是对于其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一个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思路、概念,但是有可能无法形成产品的风险、或者无法形成批量生产的可能、甚至其成本太高而无法使用的可能。这是基于风险规避的一种考虑,即谨慎性。 (4)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该考虑的是其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否真实反映了价值,而采用了先进先出计价,可以将存货成本降低,达到谨慎处理的目的。
(5)预计负债的确认,这也肯定是的,无可争议。
1、是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要求原则。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如: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2、是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就高,那利润就低了,这就体现谨慎性原则。
还可以这么理解: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一开始时的效率高,折旧多,后来效率低,折旧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加速折旧法是体现谨慎性原则的。4、不是的。只有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是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才能体现谨慎性原则。 5、不是的。据此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很可能存在现时义务,且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如果资产负债表日现时义务很可能不存在的,企业应披露一项或有负债,除非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与谨慎性原则无关。
都是按照谨慎性要求处理的。对于企业发生的或有事项,通常不能确认或有资产,只有当相关经济利益基本确定能够流入企业时,才能作为资产予以确认。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而且构成现时义务时,应当及时确认为预计负债。以上,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另外,计提产品质量保修费用,也体现了谨慎性要求。 夏日飞雪对(4)的理解是错了。更何况新准则已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所以,假设都是不对的。
我觉得是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