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象 2009年在网络上暴出的雷人的词汇,其中含有的是更多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调侃。此时的“被”字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词语的含义,饱含着对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近似于“无奈”的情感!例如:“被就业”、大学“被”上了、“被”房子买了等等!此时的“被”字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副词等。 (1)被代表: “近九成网友赞同抵制家乐福”、“九成网友大骂韩寒脑残”……屡屡出现的“九成网友”是一群身份神秘的人,他们有时候又叫“近九成网友”,或者“超九成网友”,他们的规模很难确定,500人不算少,5万人不算多,他们的爱好是到处发表看法,而且经常自相矛盾。 (2)被捐款: 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北大哲学系教授王海明赞同震后每个人都必须被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 (3)被失踪: 2008年12月,《网络报》记者关键在山西采访时神秘失踪,家人报警求助,山西警方立案调查,初步认定为“失踪”,并声称“人命关天,我们会全力查明真相”。14天后,家人却接到河北警方电话,被告知关键涉嫌受贿被刑拘。随后,山西警方表示他们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 (4)被自愿: 据2009年5月《新京报》,重庆市铜梁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铜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 (5)被自杀: 2008年3月,曾多次进京举报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2009年6月,张治安以涉嫌报复陷害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6)被死亡 2010年2月18日,河南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的。 看守所越来越让人恐惧,也越来越有“创造力”了,各地看守所在不断“创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死法,除了最普遍的“因心脏病死亡”,“躲猫猫”可以死亡,“洗澡”可以死亡,“做噩梦”可以死亡,现在,连喝杯开水都成了一种致命的危险行为。种种迹象表明,在鲁山县看守所发生的“喝开水死亡”也很像一种“被死亡”。
网络时代的生活滋生出了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很多新词让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都和网络有关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
网络新词的产生、变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现在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比过去要强烈的多,这是网络新词流行的核心动力。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当下,“杯具”一词开始流行。“杯具”由于和悲剧谐音,被网民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当前的流行语。“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不要迷恋哥,哥只是杯具。”在各大网站论坛盛行。
人们对建筑的质量问题相当敏感。今年上海市一幢在建楼房倒塌,被网民称为“楼倒倒”。此后“楼脆脆”“楼歪歪”等反映房屋质量的词语不断涌现。
“这些语词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社会批判。”刁晏斌认为,这些新词语带有舆论的性质。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社会裁定的力量,代表了民众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评价和基本态度。
为了适应网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