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6个月指数高于50%临界点,制造业总体平稳运行,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PMI连续6月高于枯荣线,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也是比较严峻。
于是,有一种声音又开始传出来了,那就是:为什么不能靠房地产继续拉动经济?
近10年来,房产的快速崛起,投资炒房的概念盖过了刚需,我们要坚信“住房不是用来炒的”。
如今年如此再次用地产拉经济,鉴于刚需没以前那么有钱了,流程就是变成是这样的:
最终,它会有两种结局:一是保房价放弃汇率,实体工业崩盘,回归半农业状态,货币拉美化;二是保汇率刺破房价泡沫,大规模个人破产引发银行烂账,商业银行破产,经济丢失30年都是轻的。
二、高房价会拉低消费力是共识,也会是新生儿减少的主因当前的经济放缓,疫情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居民的消费力疲软。以前民众在应对不确定事件都有提前储蓄,如今民众具备一般的购买力储蓄,还有买房贷款的负债。
疫情下,大部分人的收入下降结合负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削减掉一切可削减的开支,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与就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高房价拉低消费力已经是一种共识,即使没有疫情,我们的经济也处于居民高负债的趋势,黑天鹅只是加速这个进程而已。
再来看看,高房价都已经影响生育率了,我们可以看看2019年12最新的世界人口统计表,全球人口正在遭遇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的。
高房价让人口增长率下滑,这里面有很多逻辑悖论是相关的解:
无论如何,房子这个牵动着一代人神经的神奇产业应该逐渐从舞台中心退出,人口增速放缓和城市发展速度减慢,以及交通设施的完善,注定房地产要进入去泡沫化的时代。
俗话说:生产力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少。
我们要知道,刺激房地产背后是人们负债15-30年作担保。买房的人背负巨额债务,导致消费欲望低。不买房的人因为高额的租金,消耗了手中大量的资金。
那内需还剩什么?指望房东们嘛,他们只会在买房,买车,买奢侈品等,根本不会把资金用到实体经济,不会去开工厂,不去创造经济。
这些年,实体经济搞不动的主要原因也正是房地产在扯后腿。毕竟实体经济发展要靠两个东西: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力。
就像你做了100个包子,每个1块钱,总值100块,你涨价到2块一个总值200块,这期间完全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你总不会以为无限涨价,就能永远繁荣吧?
值得欣慰的是,疫情下,我们已经有亿万级别的拯救实体经济政策,比如重启宽松货币政策的潜在4到5万亿补血;2万亿特别国债支持经济恢复;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给实体经济等等,必须要配合更多的让利实体经济救市才能维持就业,促进消费。
最后的话:再用地产拉动,救市陷入“荷兰病”经济类公共政策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叫“Dutch Disease”,也就是荷兰病,这个概念是在1977年由《经济学人》提出的。
最开始特指60年代荷兰由于发现大油气田之后资本大量流入油气开采行业,本币升值叠加工资福利等成本增加造成本国制造业衰落的现象。
可见,“荷兰病”现在已经不只是资源诅咒,而是被广泛用于描述短时间内的巨额资本流入抬高社会用工成本进而摧毁其他行业竞争力的现象。
2020经济就业这么严峻,为什么不能靠房地产继续拉动经济?
因为目前国内房价已经很高,甚至是有点虚高,在这样一个经济条件,很有可能成为泡沫经济。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房地产现在基本上已经到达了饱和期,所以不能再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了,应该靠其他的产业。
因为现在我国的房价已经非常的高了,给我国的人民带来了很严重的负担,如果继续依靠这种途径来拉动经济,会使房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