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20个乡(镇)。
下辖乡镇分别是勐朗镇、上允镇、糯扎渡镇,谦六彝族乡、东河乡、大山乡、南岭乡、酒井哈尼族乡、惠民哈尼族乡、东回乡、拉巴乡、竹塘乡、富邦乡、安康佤族乡、文东佤族乡、富东乡、雪林佤族乡、木戛乡、发展河哈尼族乡、糯福乡。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三州(市)交汇处,辖20个乡(镇)、161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0.09万人,具有“老少边贫,广富香乐”的鲜明特点。
扩展资料:
1、拉祜族人现状: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8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其中拉祜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3%、全国拉祜族人口的1/2、全世界拉祜族人口的1/3。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2个方言。
2、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女服饰的主色调都是黑色。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
3、拉祜族建筑:
拉祜族以拉祜族寨的形式聚居。寨内大多建有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等。有的还在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建有葫芦广场,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延于葫芦中,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澜沧概况
普洱市澜沧县有20个乡镇,其中有3个镇,17个乡。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3个镇(勐朗镇、上允镇、糯扎渡镇)。17个乡(谦六彝族乡、东河乡、大山乡、南岭乡、酒井哈尼族乡、惠民哈尼族乡、东回乡、拉巴乡、竹塘乡、富邦乡、安康佤族乡、文东佤族乡、富东乡、雪林佤族乡、木戛乡、发展河哈尼族乡、糯福乡)。
澜沧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
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国境线长80.563公里。县城勐朗坝,海拔1054米。截止到2006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下辖3个镇、17个乡。
2013年,澜沧县常住人口达49.6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39.48万人,占总人口的79.46%。2013年,澜沧县实现生产总值478511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1.8:39.5:28.7。
澜沧县主要旅游景点有哀牢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糯福乡基督教堂等景点。
扩展资料:
1、风景名胜
(1)千年万亩古茶园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距县城70公里。古茶林山脉主要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
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2.8万亩,截至到2013年实有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1万余亩,年可产鲜叶200万公斤,制干茶500吨。
(2)糯福乡基督教堂
糯福乡基督教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基督教浸信会缅甸景栋教会派牧师到孟连东乃等地传教 [6] 。民国五年(1916年),派撒腊比布到澜沧传教。
民国九年(1920年),美国牧师主持糯福教务,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修建教堂。
糯福教堂为澜沧、双江、沧源、耿马等地的基督教会总部。为便于传教,永伟业用拉丁字母为拉祜族创造了拉祜文字。糯福教堂总面积506.6平方米,融合西洋与当地民族建筑形式。198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地方特产
(1)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木耳、笋丝、菠萝蜜、薏仁、多依片、魔芋片等土特产。
(2)大山乡有特产木耳、竹笋干、竹制品等。
(3)雪林乡特产有核桃,水酒等。
(4)糯扎渡镇特产有姬松茸,甜麻竹。
(5)惠民哈尼族乡特产有茶叶,为普洱茶产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1、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17个乡:谦六彝族乡、东河乡、大山乡、南岭乡、酒井哈尼族乡、惠民哈尼族乡、东回乡、拉巴乡、竹塘乡、富邦乡、安康佤族乡、文东佤族乡、富东乡、雪林佤族乡、木戛乡、发展河哈尼族乡、糯福乡。
2、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3个镇:勐朗镇、上允镇、糯扎渡镇。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东经99度29分~100度35分、北纬22度01分~23度16分之间。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
县境与景谷、思茅、勐海、孟连、西盟、沧源、双江7县(市)相邻,西部和西南部有两段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80.563公里。
扩展资料
特色之乡:
1、富邦佧朗——编织之乡
富邦乡佧朗村距县城77公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拉祜族编织之乡。拉祜族传统编织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反映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拉祜族编织技艺。
2、东回班利——摆舞之乡
东回乡班利村距县城39公里,是个拉祜族传统民风民俗,民族礼仪、民族歌舞保存完好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是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的发源和发展的重要基地,被命名为“拉祜族摆舞之乡”。
参考资料来源:澜沧县人民政府-澜沧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澜沧县
20个。
普洱市澜沧县全县辖勐朗、上允、糯扎渡3镇、东回、拉巴、谦六、东河、大山、南岭、酒井、惠民、竹塘、富邦、安康、文东、富东、雪林、木戛、发展河、糯福17个乡,共20个乡镇。
普洱市澜沧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东经99度29分~100度35分、北纬22度01分~23度16分之间。属山地季风气候。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国境线长80.563公里,下辖3个镇、17个乡,人口49.82万人(2015年常住人口)。
一、地方特产
1、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木耳、笋丝、菠萝蜜、薏仁、多依片、魔芋片等土特产。
2、大山乡有特产木耳、竹笋干、竹制品等。
3、雪林乡特产有核桃,水酒等。
4、糯扎渡镇特产有姬松茸,甜麻竹。
5、惠民哈尼族乡特产有茶叶,为普洱茶产地之一。
二、民族文化
1、澜沧县内拉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神话、诗歌、传说、舞蹈等,口头流传的诗歌以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最著名,舞蹈以芦笙舞和摆舞最具民族特色。
2、20世纪50年代曾拍摄过反映拉祜族生产生活、婚恋习俗和英勇斗争的电影《 芦笙恋歌》,其主题曲《 婚誓》在全国至今广为传唱。
3、《斑坞拣谷子》、《猎虎》等拉祜族舞蹈曾先后获全国优秀节目奖,县民族歌舞团曾被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式”先进集体。每年农历10月15~17日是拉祜族的特色节日“阿朋阿龙尼”( 葫芦节)。
澜沧县的占地面积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