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步能代替运动么?

2024-12-20 06:35: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回答2:

手球比赛中对持球移动是有明确规定的。手球竞赛规则规定,队员持球只允许走三步,如果超过三步,就要判为四步违例,即篮球比赛中的走步违例。但手球规则与篮球最大的不同,在于手球运动员走完三步后还可以运球,运球后还可以走一个三步。这样,在手球比赛中,运动员实际上是可以走六步。这样看起来自然是比篮球的步子多多了。

手球规则是允许运球的,但在手球比赛中,却很少看见运动员连续地运球。主要的原因,是手球比赛中身体接触频繁,手球体积小,运球不好控制,容易被对方抢球。由此,在手球比赛中,利用运球的战术配合很少见,多是利用快速的传球和灵活的穿插,来完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进攻配合。

另外,在手球技术中,没有篮球“中枢脚”的概念,只要脚抬起来,再落地就算一步,抬三次就算是走完三步了,再抬脚就要被判走步违例。
由于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走比较多的步子,因此手球运动员利用脚步动作创造进攻机会的技术非常多。例如,跑两步后起跳做射门假动作,骗过对手,落地后运球再走三步突破射门;又如,持球向左切入三步,然后运一下球,再向右做三步的切入等等。这些技术,都是篮球规则所不允许的。
现代手球规则可追溯到1917年,但是发起者却是1912年赫斯曼。1912年,作为国际足联高级官员的他敦促足球队在没有比赛的时候参加手球运动以保持状态。因此,随后手球的规则里也很自然有很多相似于足球的规则。自由抛球代替任意球,扔点球代替踢点球。但是,手球和足球一样靠技巧和准确的配合取胜。
手球比赛是快节奏的,每队7名球员,用手传球,抢球,打门,进球多的队获胜。每场比赛分上下半场各30分钟,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开赛时,一名球员一只脚站在中线上,把球传给后场的队友,表明每个队都必须进入到对方区域。接球的队友至少应该在3米外。每进一球和下半场开始都要重新在中线发球。进攻队员必须设法骗过守门员把球打进三米宽两米高的球门。但是,除了守门员任何人都不能进入6米为半径的球门区。

除了小腿和脚,球员可以用身体上的每个部分接球,传球。球员不能带球跑,而必须拍球或把球传给队友。三在手球里是个神奇的数字。每个队员在传球,拍球或射门前球在手里最多只能停3秒;每人持球后只能走三步;如果拍了一下球,则还可以再走三步;三米同时也是扔点球的点。

任意球是犯规最轻的处罚,例如球员持球违例。罚任意球的球员可以任意处理球,但是一般情况下球员都选择打门。罚球队员必须在犯规地点罚球,除非是在自由线内,自由区域是距球门9米远的一个弓形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罚球球员必须退到自由线上,允许防守球员退到距球3米外的地方防守,但必须站在球门区外。一个点球是惩罚严重犯规,例如非法阻挡,防守队员把球回传到球门区,守门员接球等等。点球点在球门正前方7米处,只有守门员一个人防守。适当地阻挡是允许的。抢球球员可以用身体其他部分阻挡其他球员。但是,不允许从对方手里偷球或打球。

如果球出边线,则由出界前没碰球的球队发边线球。出底线,则同样发角球。如果比赛由于某种原因中断则像篮球比赛那样争球。

手球球场是40米长20米宽。中线把球场分成两部分,每边都有一个球门区。球门区是D形的,中心距底线6米。弓形使球门线每个地方最近距球门6米。球的周长是58-60厘米(男子),54-56厘米(女子),重425-475克(男子),325-400克(女子)。

守门员在球门区没有触球次数,而有持球走的步数限制。守门员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分触球,包括脚。球员被警告犯规或被罚黄牌要出场两分钟;如果是红牌则被取消比赛资格,两分钟后,一名替补球员可以上场;最严重的惩罚是驱逐出场,这样不能有队员替补出场。每个队有5名替补,可以在任何时候替换上场,每半场每个队允许一次1分钟暂停。

回答3:

 许多人埋怨紧张的工作使人疲于奔命,哪还有时间顾及健身锻炼呢?而且即便有了时间,也找不到锻炼场所。这些人抱着“前半辈子用命换钱”的态度,埋头工作不注意保健,结果身体出了状况,不得已而“后半辈子用钱换命”。其实,只要你有心锻炼身体,总会有时间、有场地的——

  王老师平时教学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他听说每天走步半小时,锻炼身体效果不错,于是买了台跑步机放在阳台上。每天晚上睡前 1 小时,他都在跑步机上慢走。

  身为公司销售经理,刘先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他把客厅当做健身房,常在客厅里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听喜欢的音乐。

  王老师与刘先生争分夺秒锻炼的精神,显然值得鼓励。另外,他们因时间紧,不约而同地选择走步作为健身方式,可谓歪打正着。因为走步这个运动项目老少咸宜,非常适合工作繁重、缺乏运动的人,以及肥胖、年老体弱的人。长时间坚持走步,其运动效果与慢跑相当。

走步,关节负担小

  假如你体重为 60 公斤,用跑步的方式进行锻炼,那么你每跑一步,身体所承受的冲击力为体重的 3~4 倍,也就相当于 180 公斤到 240 公斤左右的重量。你的脚、膝、腰所承受的负担就可想而知了。而如果用走步的方式,你每走一步,身体所承受的冲击力只相当于体重的 1.1~1.2 倍。

  对那些由于肥胖、年老体弱以及患有骨关节疾病,不能承受运动对骨和关节所产生的巨大冲击的人来说,走步无疑是既能达到健身目的,又较少负面影响的首选运动方式。而且,走步运动强度低,比慢跑更安全、更容易坚持。

  走步运动锻炼不能急于求成。开始时,可以悠闲地进行,慢慢地增加速度和延长时间。等到体力变好就可以考虑慢跑。

每天走 1 万步

  一天走 1 万步,能消耗 1255 千焦的热量,这是人一天必须达到的运动量。由于现代交通发达,实际上很少有人做到每天走 1 万步。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比如每天上班、上学的时候尽量走路,坐公交车时在目的站的前一站下车,自己开车时将车停在离公司较远的地方,购物的时候到远处的商店去等,就能在紧张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达到“一天走 1 万步”的目标。当然这 1 万步只是维持健康的基本运动量,能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当然更好。

走步也要讲姿势

  正确的走步姿势可以减少因运动而对骨骼、肌肉所造成的负担,减轻人的疲劳感和厌烦感,延长走步的时间,增强健身的效果。

  走步的方法很简单,要点:①背肌应始终保持挺直,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进行。②抬起下巴,眼睛直视前方两三米远处。③手轻握拳,上肢自然摆动,尽量把步幅扩大到身高的 1/2 。④脚抬起高度为 15~30 厘米,着地时膝尽量伸直,脚底面与地面约成 40 度角,蹬地时膝也要尽量伸直,蹬得才有力。另外,走步时呼吸要自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很多人的走步姿势不正确,比如有的人走步时身体左右摆动,一步一挪,两脚之间距离过宽;有的每走一步,头、肩、腰也随之上下晃动;有的步幅狭窄,后腿没伸直前脚就着地了;有的走步时脚蹬地过早还很用力,看起来一蹿一蹿的;还有的走步时有气无力,脚根本不使劲;等等。错误的走步方式总能举出一大堆,但正确的方式只有一种。保持正确的姿势,才能坚持长时间的走步,效果才更佳。

回答4:

走路预防癌症
  预防乳腺癌
  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调查表示,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来说,如果可以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

  降低患肠癌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
  防患胰腺癌
  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
  抵抗前列腺癌
  美国加州大学针对一千多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长时间的随访后证明,快走能明显延缓他们的前列腺癌的恶化速度,并且每周仅仅只要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就会比不运动的人降低大约57%左右。原因就在于走路可以改善外婆,我们的内分泌,调节激素的水平。

  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国内外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快走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认知障碍等。
 步态隐藏的健康隐患
  线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线索二: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生理学家认为,当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左腿向前迈时,脊柱就会向随之向右旋转,而我们的右臂也会随之不停的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是不摇摆的,可能就意味着,他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后背受伤。

  专家支招:纠正走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
  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线索三:脚掌先拍打地面
  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
  美国足病协会前主席认为,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学学淑女的正确走姿
  头部: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而是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发,把你往上提拉。这样可以让颈椎合理支撑头部的重量,舒缓颈部肌肉的压力,而且颈部线条也能更流畅和优美。

  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能让全身线条收紧,女性的S曲线自然显现出来。
  手臂:不管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装酷,走路时都不要让手臂一直闲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让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塌。如果想要检测一下效果,可以让朋友从侧面看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让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
  呼吸:走路时注意呼吸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呼吸会影响人的体态。当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较浅时,上半身就会比较紧张,容易导致驼背和耸肩,所以走路时可以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
  髋部:走路时,不要指望让腰部承担所有的重量,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髋部,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挺拔的身姿,也可以减轻腰部的负担,毕竟天生柔软的它还是不太适宜干重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