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青少年度过青春期

2024-12-07 20:14: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青年初期从15岁到18岁,身心接近成熟,人生观基本形成,知识面大大扩展,独立性也明显加强。喜欢独立思考,但对事物又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对问题的看法常与父母不一致,形成了所谓“代沟”,如何减少因代沟产生的矛盾冲突,这是父母和孩子都应当努力的事。加强交流,相互谅解,这是缩小代沟、增进和谐的主要方法。父母首先要了解子女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子女也要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青少年想的大多是学习负担、课余活动、伙伴关系、自己的夕随和风度以及与异性朋友交往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青少年希望自己的见解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支持,但又不愿受到父母的约束,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 另外,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经常会发生变化。父母应理解子女这种既独立又依赖的特点,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做父母的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尊重孩子的意见,循循善诱,正确引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要做出好的榜样,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意思。对子女做的事,不要件件都指手画脚,有的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去进行,而必须管的事一定要管到底。父母应看到孩子的独立性,尊重他们的“隐私”,遇事保持冷静,避免作出过分的反应。青少年还是比较幼稚的,容易犯错误,父母应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到了初二,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也许会发觉,孩子真的长大了,不再是我们眼里的懵懂少年了。他们变得敏感、叛逆,脾气也大得不得了,一说即跳。我与一些家长闲聊时,谈到这一点,他们大多无奈地摇头说,孩子进了初中后,就管也管不得了,往往是你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发脾气。我的孩子目前还没有这种情绪偏激的情况,但有时我想对她进行一些思想教育时,她也会嫌我唠叨,会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让我只有发愣的份。 我是一个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人,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都试图去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与她沟通,引导她去走好每一步。 当然,每个孩子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也只是谈谈我当家长的一些故事或是体会,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怒,说话也很偏激?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急剧变化的时期,比如男孩子开始长胡须,声音也变粗了,甚至会有遗精的现象;女孩子乳房开始发育,有了月经。这些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很突然的,假如事先没有准备,他们会惊慌不安,会烦恼,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尤其他们不了解别人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面临同样的烦恼,因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他们变得特别敏感,也特别自卑。我知道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很早就告诉了孩子这些常识,所以孩子能从容应对,情绪上的波动相对也少些。假如有的家长还没有和自己的孩子谈论过这方面的话题,我建议你们不妨先看点书,了解一点常识后再去和孩子交谈。这方面的书很多,我推荐两本,是美国的学者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写的:《预备青春期》和《正当青春期》。这两本书我觉得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来读。读完这两本书,我们大致就可以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哪些困惑,然后,对照自己的孩子来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我觉得除了孩子自身的困惑外,我们还应该主动和孩子谈一谈性,谈一谈爱情,告诉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科普知识。因为你不谈,孩子也多的是地方去了解这些信息,比如网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些校园文学,还有手机短信,不健康的信息多的是渠道!而这样得来的信息往往会贻误孩子。有的家长可能听说过,现在就有中学生在网上结婚,而且为数还不少!所以,我们不去争取孩子,网络、影视等传媒就会把我们的孩子争取过去! 除了这两本书,我还想推荐另外两本,是孙云晓、张引墨合著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和《藏在书包里的天空》,这两本书,都是采访实录,接受采访的基本上是中学生或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恋爱、甚至怀孕、堕胎。看的时候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我建议这两本主要是家长看,看了你就会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旦感情冲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且还要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这样?据我的印象,大部分学生是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情,感到孤独。所以,你真的要格外关注你的孩子,多给他一份关爱。据我所知,有个别孩子甚至偏激地认为“亲情一钱不值”!这话很让我心疼。不论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让孩子对家庭、对亲情失望!我女儿还在读小学时,我就告诉她:“不论你犯了多大的错误,不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也不论你挨了多严厉的批评,你一定要记住回家。只要你回到家里,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我最怕的是孩子出走,所以,我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不论何时何地,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家永远是她最温暖的港湾,而且家里的大门永远对她敞开!我想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我也很高兴当别人要她回答“爱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是:“爱爸爸,爱妈妈,爱我自己。”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到了初二,我发现我女儿学习起来比初一时从容一些了,当然她的成绩不是很拔尖,她从小学开始成绩就没有拔尖过,但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特点,我不会强迫她去争取班级前3名,毕竟班上的前3名只能给予3个孩子! 但这并不是说我不重视孩子的成绩,我一直鼓励她好好学习,而且找机会让她自己体会考高分的滋味。这次段考,她有两门考得很好,一门是英语,96分,这一直是她的强项;一门是地理,97分,全班最高分。而这一直是她的弱项。她跟我说,当地理老师报她的分数时,全班同学为她鼓掌!我就对她说,你看,考高分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她笑着说,是。我又说,你看,地理一直是你认为最难学的,你现在都能学得这么好,我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也证明了你的实力!最难的都能学好,其他的还有问题吗?她想了想,说:“应该没有吧。”我趁机鼓励她:“那就好好学,再加把劲?”她说:“我努力吧!”好,有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不知道她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如何,成绩会不会上升?但我至少知道,她在努力。只要她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这就够了。 所以我想对各位家长说,帮你的孩子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先看看他的现状和他的潜能,尤其有些孩子目前成绩不是很理想,我觉得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你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分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以他现在的成绩为基点。假如他这次只考了50分,那么,你最好不要期望他一下子可以升到80分或90分,当然这样的奇迹也可能会发生,但不论怎样,我们的期望值不妨低一点,比如说他下次及格了,你就可以奖励了。这样对于孩子的压力小一些,而且当他的成绩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地好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道分享这难得的喜悦!而这,更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第三,给孩子一个笑脸 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但我现在总在进门之前提醒我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我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我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她对我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我说。而孩子说话时,我一般也是认真去听,很平等地对待她,这样,她感到了对她的尊重,所以,也乐于和我说话。有时是她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我当听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第四,多陪陪你的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单,缺少玩伴,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对孩子看得重,许多的应酬和聚会我能推都推,一是我不大喜欢应酬,再有就是孩子的父亲不在身边,我不陪她就没有人陪她了。所以,我经常是和她一起去选择适合她读的书籍,看她喜欢的卡通,和她一道上网,和她一道玩扑克牌,一道搞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可以了解她的好恶,并适时引导她。所以,她虽然喜欢日本的卡通片,但她看过的并不多,就那么几部,像数码宝贝、魔力宝贝、棋魂、网球王子等,应该说,都经过了我的筛选。前一阵,她也很迷恋《火影忍者》这部卡通,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部卡通,里面都是一些暴力、舞弊的场景,但我也明白,正是因为这样,才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所以很多人都很痴迷。我和她一起看,看的时候或看完后我们都有讨论,她发表她的观点,为什么喜欢看;我也说出我的观点,我首先赞同她所说的,很搞笑,有意思。但同时我也告诉她,我不喜欢这部卡通,首先是不喜欢那些人物的造型,很难看,没有美感;其次是充满暴力,而且鼓励考试舞弊,这些都会误导学生。我不知道她是否能接受我的观点,但至少我知道她很喜欢这种平等讨论的方式。早两天,她突然对我感慨:“哎呀,好久没看火影忍者了,好象也不是特别想看了。”我听到这话当然特别高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观点多少影响了她? 平时,我的孩子喜欢听卡通歌曲,当她兴致勃勃地推荐我听时,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去听,这样让她感觉到我和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至少,假如我没有这个爱好,她还可以培养我。我也觉得是这样,我对于漫画与卡通的喜欢,完全是因为我的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追星,不希望她整天沉迷在流行音乐中,所以,我也很少听流行歌曲,听的话,也是听一些经典的,比如罗大佑,我就介绍我的孩子去了解他的音乐;我们也谈明星,在谈的过程中,我让她明白一条,明星和我们一样都是人,走近一看有的甚至还不如我们,所以,我们不如远远地欣赏他们在电影里演的角色。她自己的发现也证实了我的观点,她说,她发现《哈利波特》里面演哈利和罗恩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为什么呢?我说,这是因为在电影里,演员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化装、造型,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给人的感觉很棒,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卸了妆,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都很普通,很平凡。有什么必要去追他们呢?何况,那么多人喜欢一个明星,你觉得他会在乎你的感觉吗?她也觉得是这样。所以,我很欣慰,到现在为止,我的孩子还没有为哪个明星痴迷过。多陪陪你的孩子,陪他玩,陪他说说话,也许他就不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了。 第五,了解你的孩子,信任你的孩子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我大概也不完全知道,她有她的秘密。上小学时,她就在她抽屉的盒子上贴纸条:“***的隐私,任何人不得偷看!”我觉得好笑,其实无非是她画的一些卡通画。但既然她说了不准偷看,所以,我就尊重她的意见。孩子长大了,更重视自己的隐私权,有些家长偷看了孩子的日记,发现了孩子的一些秘密,就沉不住气,勃然大怒。我觉得不能这样,假如你觉得你只能通过查看孩子的日记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那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最好不要动怒,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想一想应对的办法。而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孩子知道你看了她不让看的东西。否则,容易让她对你产生信任危机,产生逆反心理。我一般是通过平常的闲聊来了解孩子心里的一些想法。我的孩子和我关系比较亲密,上街的时候,我也总是要搂着她或牵着她的手,和她边走边说,所以,孩子对我也是什么话都说。她有很多梦想,每个阶段的梦想都不一样,但不管这些梦想是什么,我都鼓励她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努力才有回报。她比较喜欢网络,做了一个动漫网站,任命我当副站长,我很乐意担任这个职务,就和她一起去管理网站,这样她也感觉到我的支持。因为网页要经常更新,要管理,所以,她有时也免不了要开电脑, 要上网。我给她规定时间,一般她都会遵守,偶尔违规,我就要实行制裁了。因为我想让她明白这一点:信任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透支的。投资就有丰厚的回报,而如果透支的话,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穷光蛋一个,而且再也没有人会信任她。 最后,我想对各位在座的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远你! 祝你开心!

回答2:

目前大家所谓的青春期是指青少年从10岁-20岁生长时期,本应是天真烂漫、刻苦学习科学本领的年纪,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与父辈许多不同的成长现象。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青春期问题。

  考试过后 孩子仍受考验

  一位家长首先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不愿去原报考学校就读,孩子认为报考的学校空气环境不好,甚至认为自己不能正常呼吸,在考试期间就戴上了口罩。在考试前孩子还出现反复洗手、必须把东西放在固定位置的现象。田老师认为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在考前出现焦虑,而考后可能对成绩不满,出现了心理偏差。两位专家认为,孩子在考前出现焦虑是正常的,有上进心的孩子已经给了自己不少的压力,希望父母的压力不要作为压倒孩子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调节压力没有固定的模式,从长期来看,主要取决于父母的价值观,不应把升学当作孩子唯一的出路。

  上网成瘾 家长也有责任

  "孩子想买电脑玩游戏,如不买就不学习!"一位妈妈打来电话诉苦。对于这个情况,李主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家庭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坐下来谈论,家长跟孩子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家长只在乎孩子的学习,便会让孩子抓住把柄,把自己的学习当成要挟条件。所以家长要给孩子的生活、学习作协议、下规定,也要讲清学习是自己的事。李主任还说,孩子所以能在网络中沉迷不能自拔,大都是与父母沟通不好的原因,他们在现实当中没有更多的快乐,只有在游戏的打打杀杀中获得安慰。所以,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不应把网络当作洪水猛兽,不能适得其反,应适当开导,尽力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转移孩子对于网络游戏的注意力。

  青春逆反 属于正常现象

  "最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跟他说什么都不听,让做什么都不做!"一位爸爸非常的无奈。李主任告诉他:孩子成长中都有这样一个时期,是十分正常的。一般逆反心理分为溺爱型逆反和压抑型逆反。溺爱型逆反主要是,父母对孩子过于娇惯、溺爱,导致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父母要合理把握爱的方式。压抑型逆反,是父母总是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不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期待值过高,没有给孩子一个自己做主的空间。对此,家长应心平气和地进行无障碍沟通。

  对于早恋 家长开导为主

  "早恋",家长可能对这个话题没有早些年那样谈其色变的惊恐反应了。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异性接触了解的增多,这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实很多孩子对感情是懵懂状态的,还是好奇的成分居多。所以"早恋"就有了"早练"的一说。既然是练习,家长应该以开导为主,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向他们讲述每个时期应做的事情,耐心的疏导必不可少。合理引领孩子,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应画上句号,考试也只是一段标示性的结束。人生的美丽就在于它的不可重复。两位专家一致认为,父母不应总以句号式的生活教导孩子,应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带着平和自信的信念,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儿,与青春期的孩子共同进步。

回答3:

青春期孩子容易脾气暴躁、叛逆的表现很多,比如公然违反课堂纪律、不听父母的话、离家出走、早恋、跟社会人士交往...至于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青春期孩子普遍具有如下特征:
1、强烈的独立意识
2、极强的自尊心
3、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用心地陪伴、信任和爱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建议家长有空的话多看和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知识。比如社科院教授陈一筠的《引领孩子渡青春》就值得一看!

回答4:

(一)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
(二)以周围的孩子或成人作榜样
(三)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
(四)对不好的行为进行严肃谈话
(五)细心和耐性的纠正与教育
(六)家园配合,共同教育

回答5:

学习不好,又不懂得交际,遮阳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利。如果他不能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学习是不会有前途的让他去打工吧 年纪已经还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