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AB=BD=DE=EC=1
则BC=1+1+1=3
tan角AEB=1/2,tan角ACB=1/3
由公式tan(a+b)=(tana+tanb)/(1-tanatanb)得
tan(角AEB+角ACB)
=(1/2+1/3)/(1-(1/2)×(1/3))
=(5/6)/(5/6)
=1
所以角AEB+角ACB=45度。
扩展资料:
建立了半径与圆周的度量单位以后,希帕克和托勒密先着手计算一些特殊圆弧所对应的弦长。比如 60°弧(1/6圆周长)所对的弦长,正好是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它与半径相等,因此得出60°弧对应的弦值是60个半径单位(半径长的1/60为一个单位)。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120°弧、90°弧以及72°弧所对应的弦值。有了这些弧所对应的弦值,接着就利用所称的”托勒密定理”,来推算两条已知所对弦长的弧的”和”与”差”所对的弦长。
以及由一条弧所对的弦长来计算这条弧的一半所对的弦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几何上的推算。他们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弦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角函数
tan() 函数用来求给定值的正切值,其原型为:
double tan(double x);
【参数】x 为给定的弧度值。
【返回值】返回 x 的正切值。
注意,使用 GCC 编译时请加入-lm。
请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
main(){
double answer = tan(0.5);
printf("tan(0.5) = %f\n", answer);
}
输出结果:
tan(0.5) = 0.546302
设AB=BD=DE=EC=1
则BC=1+1+1=3
tan角AEB=1/2,tan角ACB=1/3
由公式tan(a+b)=(tana+tanb)/(1-tanatanb)得
tan(角AEB+角ACB)
=(1/2+1/3)/(1-(1/2)×(1/3))
=(5/6)/(5/6)
=1
所以角AEB+角ACB=45度
#include
float a; // 变量a使用弧度表示的角度的大小(注意是弧度)
r = 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