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截至2019年4月,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3个县: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代管1个县级市:清镇市。
1、开阳县
地处黔中,位于贵州省中部。南北长64.5公里,东西宽53公里,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总面积占贵州省面积的1.15%。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0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截至2019年4月,开阳县辖6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
2、息烽县
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市播州区、金沙两县(区)相望。县城所在地南距贵阳市中心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5公里,是黔北及重庆、四川两省市南下出海的必由通道。面积1036.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4月22日,息烽县共辖1社区服务中心、9镇、1民族乡。
3、修文县
县境西南面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北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接壤,东及东北与开阳县睦邻,东南与乌当区毗邻,南与白云区相连。总面积1075.70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4月,修文县辖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六广镇、六屯镇、洒坪镇、六桶镇、谷堡镇、小箐镇、大石乡,113个行政村,12个社区,1414个村民小组。
4、清镇市
位于黔中腹地,地处苗岭山脉北坡,乌江干流鸭池河东岸,东与白云区、乌当区毗邻,南与安顺市平坝区接壤,西为东风湖与织金县相连,北为鸭池河、猫跳河与黔西县、修文县隔岸相望。清镇市总面积1492公里。
截至2014年,清镇市辖6个镇、3个民族乡:红枫湖镇、站街镇、卫城镇、新店镇、暗流镇、犁倭镇、麦格苗族布依族乡、王庄布依族苗族乡、流长苗族乡,以及新岭社区、红塔社区、巢凤社区、百花社区、红新社区5个社区服务中心。
5、南明区
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会贵阳市六个市辖区之一,西北与云岩区接壤,北部为乌当区,东部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相邻,南及西南与花溪区毗连,西部一角与观山湖区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209.34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南明区下辖19个社区、4个乡,共计147个居委会、29个行政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阳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贵阳市)
贵阳的三县一市是指修文、息烽、开阳3个县和清镇1个县级市。
贵阳,贵州省省会,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修文县位于贵州中部,是贵阳市所辖县,地处北纬26°45′~27°12′,东经106°21′~106°53′。东面与乌当区接壤,南面与白云区毗邻、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面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交界。县城驻地龙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省会贵阳38公里,距市行政中心20公里。
息烽县,贵州省贵阳市辖县,位于东经106°27′至106°53′,北纬26°57′至27°19′之间。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金沙两县相望。地处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贵阳生态保护发展区、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上。息烽县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辖辖七镇三乡一社区,总人口268678人(2013年)。县人民政府驻永靖镇。
开阳县,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位于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6镇10乡,总人口43万(2013年)。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0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
清镇市是贵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6°07′~106°32′,北纬26°25′~26°56′之间。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管辖,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区)之一。4A级著名景区红枫湖位于清镇市红枫湖社区。
贵阳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1283)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1292),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治贵阳。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18)析新贵县、定番州置贵定县。崇祯四年(1631)废贵州宣慰司,析宣慰司水东地置开州。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和4个长官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移云贵总督驻贵阳。二十六年(1687),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省新贵县入贵筑县。乾隆十四年(1749)贵阳府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定番州、广顺州和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
民国3年(1914)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3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九年(1920)废黔中道,贵阳县直隶于贵州省长公署。25年(1936)设全省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贵阳县直属于省政府30年(1941)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辖。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3县和原属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辖。1959年设白云镇,相当于市辖区一级行政单位。1963年,将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清镇两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73年恢复白云区建置。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将原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和修文、息烽、开阳“一市三”划归贵阳市辖。
清镇市
唐宋时为羁縻清州,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威清站,二十三年置威清卫,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以水外六目地即阿戈、龙尔、龙夜、底区、化那、引叶遮勒六目所在的六慕则溪地置镇西卫,这片地方为彝族世居地,故彝语叫"引叶遮勒",因是镇压彝族之后所置,故名镇西。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867年)以威清、镇西二卫置清镇县,以两地各取一字命名,属安顺地区,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改属贵阳市。
修文县
修文县名最早出现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置的修文县。关于"修文"名称,据《修文县志》载:崇祯"三年三月,安位(彝族)乞降,乃献水外六目地。六目者,今修文、扎佐、息烽、六广、九庄、安底是也。诏设敷勇卫,领修文、于襄、濯灵、息烽四千户所"。其来源是取自《尚书·武成》中的"偃武修文",隐含为安位投降,结束动乱,尔后是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事业,同时也蕴含了对这位先人怀念之情。原属安顺地区,今改属贵阳市管辖。
息烽县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改扎佐长官司置敷勇卫,又置四守御千户所:以青山长官司改置者曰于襄;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长官司地置者曰诘戎;旋奉诏更诘戎为息烽,因这里原是彝族水外六目之地,安位献地投降后当地社会的战乱已基本平息,故名。原名诘戎,为彝语名称。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缩建息烽县,民国3年(公元1915年)七月,移贵筑县治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原属安顺地区,今改属贵阳市管辖。
开阳县
天启初年,水东宣慰同知宋万化联合水西宣慰同知安邦一起反抗明王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被平息后置开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废州,以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更名为紫江县,十九年(公元1930年)内政部令改名为今名。关于"开阳"之史,从前面的叙述来看,累有变动,但最后是以内政部改名准,《开阳县志》认为:"开阳"之名,源于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所建的"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原属安顺地区,今属贵阳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