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总结!!!谢!

2024-12-04 14:55: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有图无法复制,能不能留个邮箱发word给你]

八年级下 生物

1、 发酵技术概念: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发酵技术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 酿制酒酿的过程:
(1) 清洗容器并消毒(防止外来微生物)
(2) 蒸熟糯米
(3) 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降温:适宜酵母菌生长;开水:防止外来微生物污染)
(4) 碾碎酒曲,与糯米充分均匀搅拌(酒曲中含有活性酵母菌,酵母菌与糯米充分接触)
(5) 装入容器后盖上盖子,不密封(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氧气)
(6) 放入25℃左右环境中
3、 食物腐败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 传统保存方法:晒干(谷物)、风干(葡萄干)、盐渍(盐津葡萄)、糖渍(果脯)、烟熏 (火腿,腊肉)、酒泡(泥螺和蟹)等。
现代保存方法:罐藏(鱼罐头)、脱水(方便面里蔬菜包)、冷冻(速冻饺子)、真空包装(培根肉)、添加防腐剂(方便面)、溶菌酶(鱼、虾等水产品)。
5、基因工程概念: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代表技术:转基因技术
两个要点:①外源基因
②发挥作用
6、细胞工程概念: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
代表技术:克隆技术
典型实验简要概述:

7、三大技术革命标志:
(1)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双手
(2)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革命扩展了人的大脑
(3)当前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哪些方面有重要作用:
(1) 农业:培养高产水稻。
(2) 工业:利用甘蔗、玉米产生酒精。
(3) 环境保护:对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净化处理,保护环境。
(4) 医药:昂贵药品如人干扰素、乙肝疫苗等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商品化生产。
8、生物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从大到小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1、 通过同种生物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也无有性生殖能力。
10、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共同类来单位越小,他们之间相似程度越大,表明他们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11、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类型特点
(藻类)单细胞:衣藻、硅藻
多细胞:海带
结构简单,大多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后,池塘水渐渐变绿,与藻类植物大量生殖有关。
(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等
植株矮,生活环境潮湿,无输导组织,叶子小又薄,没有根,生殖离不开水。
(蕨类植物):石松、桫椤
能长得很高,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有输导组织,羽状叶片,有真正的根、茎、叶,叶背后有褐色块状隆起产生生殖细胞孢子的孢子囊,生殖离不开水。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绿色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发达,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被子植物:常见绿色开花植物,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被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根系发达,以吸收更多水和无机盐
水生植物特点:体内有气道,以运输氧气,满足生命活动需要。
12、植物与人类关系
植物是自然界中生产者,它们生产有机养料,为人类提供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氧气。
13、珍惜植物一般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
14、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茶花、珙桐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
15、无脊椎动物共同特征是它们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它们占动物总数95%。
16、环节动物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的,体节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体表的环纹。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17、节肢动物身体特点: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口等器官。
四大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
18、鱼适应水中生活特点:
①身体多呈流线型
②体表被覆鳞片
③用鳃呼吸
④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⑤有鱼鳔控制沉浮
19、鱼各种鳍的作用
背鳍
尾鳍:前进动力,控制方向
臀鳍
腹鳍、胸鳍:控制平衡。
10、两栖类特点:
①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②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③皮肤裸露,具有辅助呼吸作用;
④水中体外受精;
⑤变态发育。
12、鸟类适应飞行特点:
①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②前肢变成翼;
③体表被覆羽毛。

20、爬行动物特点
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21、哺乳动物特点
①体表一般有体毛
②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以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③大脑发达,内部器官结构功能与人体基本相似,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22、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等
鸟类:丹顶鹤、朱鹮等
爬行类:扬子鳄等
23、
结构 细胞核 生活方式 观察用具
病毒 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 没有细胞结构 寄生 电子显微镜
细菌(分为球菌[肺炎双球菌]、杆菌[大肠杆菌]、螺旋菌[霍乱弧菌]) 具有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组成,有的有夹膜(保护)和鞭毛(助于细菌运动)。 没有成形细胞核 寄生、腐生 高倍显微镜
真菌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没有叶绿体。 有完整细胞核 寄生、腐生 除少数个体微小的真菌外,用肉眼观察
24、细菌为什么是清洁工:
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主要被腐生细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而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5、霉菌生长环境:潮湿而温暖。、
26、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7、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及其所生存的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我国生物多样性四个方面: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的种类也很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28、多样性三大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物、许多药物的原材料都取自野生动植物。
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未开发。
29、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长。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环境污染。
3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最有效:就地保护。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
31、生命诞生三大步骤:
闪电
第一步: 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

积累,相互作用
第三步(最关键) 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生长、生殖、遗传)
32、米勒试验:
①原料: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②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③作出的假设:原始地球可能产生生命。
④现象、证据:结果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⑤火花放电作用:模拟原始地球闪电。
⑥结论:原始地球可能产生生命。
33、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恐龙骨骼化石)、遗物(恐龙蛋)、遗迹(恐龙的足迹)。
34、始祖鸟特点: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35、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现代鸟
36、地层的新老与生物化石关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37、生物“进化树”

38、生物进化四大规律: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39、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40、达尔文进化论观点
①自然界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②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
③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④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
⑤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1、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喻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42、海口虫化石意义:将脊椎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被赞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
43、人猿同祖依据:埃及古猿头骨化石云南省禄丰县许多类似的古猿化石。
44、人进化显著变化之一:脑容量的增加。
45、人进化的五个阶段: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最关键) 智人 现代人类
直立人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直立人能像现代人一样奔跑,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具有语言能力。
46、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四种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最重要)、消费者、分解者。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也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7、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被称为食物网。
生物福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48、能量流动特点: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能量三大去处:(1)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用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被取食时,流入取食者体内
动植物遗体中存留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49、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50、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总和。生物圈这个最大生态系统的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1、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门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它是动态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
52、人工生态系统:现代化农场,大型养殖基地,农田生态系统。
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往往是不稳定的,这类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
53、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