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为建设和谐陕西建言献策 最近,陕西省委、省政府在网上开设“开门纳谏、问计于民”的活动,向全省乃至于全国网民寻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陕西的真知灼见和良方良策。从这儿可以看出我们的党委和政府是明智的、民主的、为民的。领导阶层可以通过民众的声音和智者的建言献策,从而制定出更符合陕西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做到陕西发展科学化和社会和谐化。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新时期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府这次开展的“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活动,就是党委和政府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次大胆创新,有益尝试。人民政协组织素有“智囊团、人才库”的美誉,它的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次活动为政协发挥作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民政协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组织优势,切实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做好助手。 一、加强人民政协的学习工作 学习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人民政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政协委员要不断加强学习,要熟悉掌握政协理论,涉猎更多的知识领域,建言献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政协委员要紧跟形势,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要具有敏锐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建议:一是省委应将基层政协领导的学习纳入党政领导计划之中,同步安排,同步培训。二是要坚持学习制度化。要改变目前政协系统学习封闭、安排滞后、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的现状。多组织各级委员外出学习考察,要带着问题,要有目的性,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借鉴,这样既可以扩大视野,也可以提出更具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 政协委员是政协的基础,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委员素质的高低是搞好政协工作的关键。我们要严把委员的进出关,要选择那些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且又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乐于加入政协组织的人吸纳到政协,要注重委员队伍的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和界别划分。要多形式举办学习班和专题讲座,提升他们建言献策的能力。要建立委员量化考核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对于那些经常不参加政协活动,且不负责任的委员,要建立委员退出机制,改变以往政协委员非得要一届下来才能调整的现象。政协机关要做好服务委员工作,机关干部的提拔使用,要等同于党委、政府的干部,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从而充分调动政协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机关的工作活力。 三、推进民主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基层政协的监督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和软弱性的问题。究其原因,从理论上看,全国政协对民主监督工作也没有具体规定实施细则,所以民主监督工作具有很大的弹性。从实践上看,由于各地的工作环境、领导人的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民主监督工作极不平衡,效果差异很大。因此,省委应积极总结归纳民主监督工作搞的好的地方的经验,并研究出台《民主监督实施细则》,明确民主监督工作的对象、内容、范围、程序和目的,力求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努力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监督机制。 四、成立乡镇政协联络小组 在我国现行政治架构中,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并称为四大家。然而,直到目前为止,我省的大部分乡镇没有政协组织,因此,就使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基层无法落实。目前各县区没有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以界别产生,这种政治架构形成了人们常说的空架子。现在,大多数县区政协委员呈现官员化和商人化的趋势,农民委员较少,不利于及时掌握基层情况,不利于了解农民的意愿。设置乡镇政协组织以后,就可以更好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在农村。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制定了许多惠农政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所以,巩固农村统一战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尤为重要。建议要大力推广一些省市在乡镇设立政协组织的成功经验,把政协工作进一步延伸到乡镇一级,通过政协组织直接把社情民意反馈到领导,便于领导掌握基层实际情况。 五、强化政协与党委的联系沟通,规范工作机制 政协是党委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最为广泛的组织,党委是本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政协每年的工作安排都要主动征询党委的意见和建议,调研视察活动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围绕国计民生展开。党委也可就本地区的发展,主动给政协出题目、压担子,双方形成互动。要坚持“三在前、三在先”原则,重大决策要主动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要先协商后决策,重要人事安排及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要先协商后决定,制定地方重大政策措施要先协商后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在如何落实“三在前、三在先”上狠下工夫,制定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方便大家在工作中执行。 六、推广榆林联谊会工作经验,加强全省联谊工作 榆林市各界人士联谊会成立于2004年,他们广泛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榆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联谊会性质性质为市委领导下的联谊性群众组织,是党委和政府联系各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协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推进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联谊会具备四个属性:即政协属性、群团属性、统战属性和联谊属性,其职能主要是建言献策、反映民意和联谊交友。联谊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政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老龄化现象,而且这一群体将会越来越大,成立联谊会是顺应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联谊会会员多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老领导、老专家,他们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而且他们大多又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成立联谊会可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同时,充分可以体现党对这些多年工作老同志的关心和爱护,避免他们出现失落感和心理上的落差。建议省委、省政府可向全省推广榆林市联谊会这种组织形式,成立各界人士联谊会,单设机构,配备编制,单列预算,有效促进联谊会工作的发展。